文档详情

安庆地区志 第二十篇 文化 第九章 文物.pdf

发布:2017-05-14约3.78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革命旧址及纪念建筑 一 太平军枞阳会议旧址 在枞阳县城北望龙庵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 英王陈玉成 于太平天国七年 1857 年 为 解桐城之围 太平天国八年为解天京之围 先后两次在此召开重要会议 特别是后一次会议 决定由李 陈分领大军 击破清军江北大营 成为太平天国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二 吴越故居 在桐城县城关西后街中段西侧小巷内 吴越 1878 1905 清桐城县人 近代民主革命 烈士 清光绪三十年 1905 年 为揭露清廷预备立宪的骗局 吴越身怀炸弹 潜入载泽 绍英 5 等 大臣出国考察宪政的列车 伺机行刺 因车身震动引发炸弹 载泽 绍英受伤 吴越牺牲 行刺虽未得果 但震惊朝野 三 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 19 1930 在岳西县天堂乡东山村汪氏宗祠 民国 年 年 初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时属 3 潜山后北乡响肠河地区爆发了请水寨起义 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 同年 月 奉 34 5 命改编为红军第 师 月再改编为中央独立二师 其间 司令部即设于此 四 秋浦红军局第一次会议旧址 19 1930 9 在东至县东胜乡大坂村天主堂 民国 年 年 月 方志敏率红军独立师攻克秋 浦后 在此召开皖 赣两省筹建红军局第一次会议 使秋浦革命形势起了深刻变化 五 渡江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旧址 38 1949 3 4 27 在桐城中学校园内 民国 年 年 月底至 月 日 二野 司令部驻此 刘伯 承 邓小平在此传达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 指挥渡江战役 六 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 38 1949 4 在枞阳县城关镇原陈氏宗祠内 民国 年 年 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第三兵团布置在安庆至枞阳地段 集结待命 准备渡江 中线渡江指挥部设于陈氏宗祠内 三 兵团司令员陈锡联在此指挥渡江战事 第二节 石 刻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在潜山县野寨乡 现存自宋至清代石刻 300 多块 以宋王安石 黄庭 坚题刻为最 浮山摩崖石刻 在枞阳县浮山 现仍清晰可辨者尚有自宋至清代石刻 300 余块 齐山摩崖石刻 在贵池县齐山 有包拯题刻 齐山 两个擘窠大字 金鸡碑及五猖神庙碑 在怀宁县洪镇乡学堂村 为研究中国戏曲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石库道光水文碑 在怀宁县马家楼 系研究长江水文史的重要资料 第三节 古建筑 一 古 台 太白书台 在宿松县南门外 为唐李白栖留宿松时县令闾邱为其所筑的读书台 廖河戏台 在宿松县北浴乡廖河村 建于明嘉靖年间 为省内少见的古戏台之一 万涧戏台 在潜山县龙潭乡万涧村杨氏宗祠内 始建于清顺治年间 道光十九年 183 3 1914 年 和民国 年 年 重修 二 古 塔 6 法云寺塔 在岳西县城东南 公里处 始建于晋 明代重修 太平塔 在潜山县彰法山 始建于晋咸和年间 现塔为宋代重修 觉寂塔 在潜山县野人寨 始建于唐天宝年间 现塔为明嘉靖年间重建 东流双塔 在东至县东流镇 一南一北 南名秀峰 北称天然 分别建于乾隆十年 174 年 二十四年 百牙山塔 在贵池县城郊百牙山东麓 建于明嘉靖十八年 1539 年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