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98-2022 大刺鳅成鱼养殖技术规程.docx
ICS65.150
CCSB50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598—2022
大刺鳅成鱼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adultfishcultureofMastacembelusarmatus
2022-05-30发布2022-12-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6/T1598—202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与水源 1
5鱼种放养 2
6饲料投喂 2
7养殖管理 3
8病害防治 3
9档案管理 4
II
DB36/T159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赣州市畜牧水产研究所、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园、曾庆祥、郭婧、刘斌、钟颖良、李建军、卢新民、黄雅贞、王海华、刘德亭、李平生、徐晓东、李小勇、李行伟、邓丽芳、华丽琴。
1
DB36/T1598—2022
大刺鳅成鱼养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刺鳅(Mastacembelusarmatus)成鱼养殖的产地于水源、鱼种放养、饲料投喂、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刺鳅成鱼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GB13078NY/T391NY/T755
渔业水质标准饲料卫生标准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大刺鳅成鱼adultfishofmastacembelusarmatus大刺鳅鱼种生长至体重100g/尾以上。
3.2
成鱼养殖阶段stageofadultfishculture将大刺鳅鱼种培养至成鱼的过程。
4产地与水源
4.1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391规定。
4.2水源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水温在15℃以上,以25℃~32℃为宜,流量稳定。养殖用水引入养殖场后需经沉淀和过滤后再进入养殖池。
2
DB36/T1598—2022
4.3养殖池
养殖池以长方形土池为宜,面积300m2~3000m2,池深1.5m~2.5m。进、出水口分别设置在养殖池的两端,进水口位于养殖池池堤的顶端,出水口在养殖池另一端的池底,池底由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倾斜,坡度约为5%。进出水口需设置防逃设施。
5鱼种放养
5.1鱼种来源
苗种来源于有资质的良种繁育基地或者自繁自养。
5.2放养前准备
鱼种放养前,养殖池需先进行清整,然后加注新鲜水至0.8m~1.0m并消毒,消毒渔药使用执行NY/T755的规定,待消毒药物的毒性消失后方可放入鱼种。鱼种下池前可用45mg/m3~75mg/m3的聚维酮碘(有效碘:10%)浸浴3min~5min。
5.3鱼种放养规格和密度
饲养方式为分级饲养,每培育30d左右要进行一次筛选分池,分池前18h~24h停喂饲料,挑选规格相近的鱼种同池饲养。鱼种放养规格和密度参见表1。
表1不同规格大刺鳅鱼种放养密度表
规格(T,g/尾)
<5
5≤T<10
10≤T<20
20≤T<50
50≤T<100
密度(尾/㎡)
60~80
40~60
20~40
10~20
5~10
6饲料投喂
6.1饲料种类
可选大刺鳅专用饲料或粗蛋白含量45%以上的粉状饲料,饲料质量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
6.2投喂方法
饲料投喂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四定”原则执行。饲料混水做成团块状投放在饵料台上,投喂次数和时间视苗种不同规格及水温而定。大刺鳅摄食水温为18℃~32℃,投喂次数为3次~4次的,投喂时间为每天8:00~20:00,每次间隔均匀;投喂次数为2次的,投喂时间为每天9:00和18:00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