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年中考化学课本实验知识总结(超强).doc

发布:2019-03-13约1.13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2 PAGE PAGE 2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活动与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蜡烛浮在水面 (2)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3)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变黑碳化; (4)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无色小液滴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5)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结论:⑴ 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 小 , 不 溶于水 ⑵ 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高 。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 H2O ,其中含 氢 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 CO2,该气体能使 澄清石灰水 变 浑浊 ,说明蜡烛中含有 碳 元素。 ⑶ 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活动与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现象: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 CO2 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 O2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 H2O 的含量高) 小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只是含量多少不同) 基本操作插图 送入固体粉末状:操作要点 “ 一横 、 二送 、 三缓速 ”(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的倾倒 操作要点:“取下瓶塞 倒放在桌上 ,标签 向手心 缓慢倒, 用完盖紧原处放。” 液体的量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 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液面最低 处保持水平。 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滴管的使用 胶头滴管用于滴加 少量液体,使用时_垂直在容器上方_,一般不可___实验台上_,也不可___放在其它位置_____;不要__平_放或__倒_放,用过后应立即 清洗干净 再去吸取其它药品。滴瓶 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_不能__冲洗。 4.物质的加热 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 酒精灯的使用:①禁止向 燃着 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 ②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 酒精灯 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③用 外焰 加热; ④熄灭时,用 灯帽盖灭 ,不能用嘴吹; ⑤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 ,也不得少于 1/4 。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以免加热的时候容器炸裂;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容器的底部不要和灯芯接触,以免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也不能离得太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的效果;②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 ③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加热前应先 预热 试管 ;试管应 与桌面成45°放在外焰上;试管口不能朝着 有人的 方向;给液体物质加热的仪器可用试管、烧杯、烧瓶等。 ④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药品平铺试管底部,增大固体的受热面积,试管口要略 向下 倾斜,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给固体物质加热,可用干燥的试管。    加热方法 【实验1-10】现象: 产生 蓝色沉淀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蓝色沉淀逐渐变黑 2 Cu O△ 2 Cu + O2↑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 红磷 。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3)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