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测试题.doc

发布:2016-12-18约5.1万字共10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测试题 篇一:2012年高二生物必修3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长白山一高高二生物第四章综合检测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可以成为种群密度的是( ) A.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 B.全世界的人口数量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鸟类 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2.(2011·郑州)如图为a、b、c、d四个不同种食叶昆虫的数量随山体海拔高度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4.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 A.有效避免竞争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D.以上都正确 5.(2010·南京)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2008年,宜昌市的人口出生率为7.17‰ B.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C.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 D.由于水葫芦的入侵,某湖泊中莲的死亡率比较高 6.(2010·淄博)下图显示了蝌蚪的生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的变化情况(在同样的空间里,个数由5增加到160),图中曲线可以说明( ) A.海拔2 000米处的物种均匀度高于海拔3 000米处 B.b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不能体现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C.海拔3 000米处,b、c数量差异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海拔4 000米处,a、b、c、d的数量差异体现遗传多样性 3.(2011·广州)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短缺降低了蝌蚪的存活率 B.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成负相关 C.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正相关 D.高种群密度下,能够变态为青蛙的可能性减小 7.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生物群落B.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群落中,生物种类越多,生存斗争越激烈D.群落的结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 8.在一个阴湿低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和木耳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 A.生物群落B.种群C.食物网D.以上都不对 9.(2011·临沂)某草原上啮齿类以植物为食,下图表示啮齿类的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 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C.这项浩大的生物工程有望使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D.这是针对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牺牲环境的垦殖活动提出的 15.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是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干涸池塘阶段;②灌木阶段;③乔木阶段;④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A.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B.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多样性 C.啮齿类能对植物进行选择 D.啮齿类的密度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 10.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是( ) A.人类活动会加速演替的速度 B.人类活动会减缓演替的进行 C.人类活动会使演替偏离其自然的方向 D.人类活动会降低群落的丰富度 11.(2011·苏州)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16.如图为从温带原始裸地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变化曲线。它们表示的是( ) A.Ⅰ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Ⅱ曲线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质量) B.Ⅰ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Ⅱ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C.Ⅰ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Ⅱ表示植被的种类数量 D.Ⅰ 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Ⅱ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 17.在研究下列几个种群的增长模型时,最可能与数字模型相符合的是( ) A.麋鹿种群B.大熊猫种群 C.玉米种群D.青蛙种群 18.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A.甲可表示在火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