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第二章关键词汇-奥鹏教育.doc

发布:2017-01-10约3.4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大08秋冬学期《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第二章关键词汇 进程(Process)定义 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 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 运行态/执行态(Running) 当一个进程在处理机上运行时,则称该进程处于运行状态。 就绪态(Ready) 一个进程获得了除处理机外的一切所需资源,一旦得到处理机即可运行,则称此进程处于就绪状态。 阻塞态(Blocked) (又称挂起状态、等待状态):一个进程正在等待某一事件发生(例如请求I/O而等待I/O完成等)而暂时仃止运行,这时即使把处理机分配给进程也无法运行,故称该进程处于阻塞状态。 原语(Primitive) 原语是一种特殊的广义指令,它的功能是由系统通过一段不可分割的指令操作来完成,它又称原子操作,原语在核心态下完成。进程控制操作(创建、撤消、阻塞……)大都为原语操作。 进程控制原语 (1)创建原语(Create) (2)撤消原语(Destroy)/ 终止(Termination) (3)阻塞原语(block (4)唤醒原语(wakeup) (5)挂起原语(suspend) (6)激活原语(active) 临界资源 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 所有的进程同步机制应遵循以下四条准则 空闲让进 当无进程进入临界区时,相应的临界资源处于空闲状态,因而允许一个请求进入临界区的进程立即进入自己的临界区。 忙则等待 当已有进程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时,即相应的临界资源正被访问,因而其它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以保证进程互斥地访问临界资源。 有限等待 对要求访问临界资源的进程,应保证进程能在有限时间进入临界区,以免陷入“饥饿”状态。 让权等待 当进程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时,应立即释放处理机,以免进程陷入忙等。 处理机调度模型 仅有进程调度的调度队列模型 有进程调度和中级调度队列模型 具有高级调度和低级调度的调度队列模型 .同时具有三级调度的调度队列模型 进程调度的方式 非抢占(非剥夺)方式 抢占(剥夺)方式(Preemptive mode) 调度方式和算法的选择准则和评价 1.面向用户(User-oriented)的准则和评价 (1)周转时间(Turnaround Time)短: 它是评价批处理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 作业周转时间Ti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开始,到作业完成为止的这段时间间隔。 周转时间Ti = 完成时间-到达(提交)时间 平均周转时间 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一个作业的带权周转时间Wi=Ti/Tsi(作业的周转时间Ti/实际服务时间Tsi) (2)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快 响应时间是评价分时系统的性能指标。响应时间是从用户通过键盘提交一个请求开始,直至系统首次产生响应为止的时间。 (3)截止时间(Deadline)的保证 它是用来评价实时系统的重要指标,截止时间是某任务必须执行的最迟时间,或完成的最迟时间。 (4)优先权(Enforcing Priorities)准则 在选择批处理、分时和实时系统的调度算法时,都可引用优先权准则,以便让那些紧急的作业(或事件),得到及时的处理。在要求较严格的场合,往往还需选择抢占调度方式,才能保证紧急作业得到及时的处理。 面向系统(System-oriented)的准则 (1)达到系统设计目标 系统的设计目标是选择算法的主要依据。 (2)系统吞吐量(throughput)大 这是用来评价批处理系统的重要指标。系统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作业数,它与批处理作业的平均长度具有密切关系。 (3)处理机利用率(Processor Utilization)高 对于大中型多用户系统,由于CPU价格十分昂贵,所以处理机利用率成为衡量大、中型系统性能的十分重要指标,但对单用户微机或某些实时系统,该准则就不那么重要。 (4)各类资源的平衡利用(Balancing Resources) 在大中型系统中,有效地利用各类资源(包括CPU、外存、I/O设备等)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微型机和某些实时系统,该准则也不重要。 作业/进程调度算法 1.先来先服务First-Come-First-Served (FCFS)(作业/进程)调度算法 FCFS是一种最简单的调度算法,可用于作业或进程调度。此算法的原则是按照作业到达后备作业队列(或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选择作业(或进程)。 2.短作业/进程优先(SJF/Shortest Process Next)调度算法 这种调度算法主要用于作业调度,它从作业后备队列中挑选所需运行时间(估计值)最短的作业进入主存运行。 3.时间片轮转Round-Robi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