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管理和工作.ppt

发布:2017-11-09约3.58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物品准备及无菌处理 (一)基本器械 1、刀刃及解剖器械(刀、剪) 2、夹持及钳制器械(钳、镊) 3、牵拉器械(拉勾、牵开器) 4、探查及扩张器(刮匙、探针) 5、取拿异物钳(取石钳、兰尾钳等) (二)特殊器械 1、吻合器类 2、内镜类 3、精密仪器 三、器械类 一、布类 手术衣、手术单 二、敷料类 纱布、棉花 高压蒸气 药液浸泡 薰蒸 四、 缝针 缝线 五、引流物 1、乳胶片引流条 2、管状引流条 3、纱布引流条 4、烟卷引流条 1、除锐利器械和内镜等不耐高温物品外,所有物品用后应清洗、干燥、打包送高压蒸气消毒。 2、包的大小为: 40cm×30cm×20cm 。 3、包内应放入消毒指示卡(淡黄→棕黑)。 4、已灭菌的手术包在干燥情况下保存时间:   夏季-7天,冬季-10~14天。过期重新灭菌。 5、已打开的包即使未用也要重新灭菌。   (二)物品准备注意事项    一、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 二、无菌桌的准备 第三节 手术室的无菌技术 (一)明确无菌概念和无菌区域 (腰以上、肩以下、腋中线以前;台缘以下,坠落过台缘以下物品不再用) (二)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 (无菌包湿、手套破、臂碰有菌区、夹物、倒液) (三)保护皮肤伤口(加铺巾或纱垫保护、换刀等器械、缝皮前消毒) (四)正确传递物品和调换位置(避免有菌区递器械、正确换位) (五)沾染手术隔离技术(切缝探查空腔脏器注意保护并换器械和手套、无菌盐水冲手) (六)减少空气污染、保持洁净效果 (门窗关闭、少走动、避免谈笑、安静、防掉汗、口罩湿后要更换、参观未靠近术者) 一、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 1 二、无菌桌的准备 大号: 110*60*90 小号: 80*40*90 铺单至少四层 清洁 干燥 平整 无菌 布单垂缘30cm以上 无菌器械台的使用原则 ①由巡回护士(外层)和手术护士(内层)开包; ②开包时查灭菌日期及效果(指示卡); ③时间长的手术,器械台应盖上无菌巾; ④铺好后4小时不用应重新消毒; ⑤掉落或污染的器械不能再放回原处; ⑥器械不能超台缘、台布湿后应及时更换; ⑦不能混台使用器械、保持器械清洁整齐有序; ⑧按手术需要及时传递器械。 二、无菌桌的准备 第四节 病人的准备 一、一般准备 二、手术体位:(巡回护士) 三、术区皮肤消毒(第一助手) 四、术区铺巾(第一助手) 第四节 病人的准备 1、检查术前准备:(巡回) 备皮、更衣、术前用药、排空膀胱、备血、病历夹等) 2、提前30~45分钟接入手术室(巡回与麻醉师) 3、手术所需用物的准备:(巡回) 器械台、麻醉台、手术包、麻醉包、手术衣、手套、空调、灯光、吸引器、输血输液用品、抢救器材等。 一、一般准备 水平仰卧位 乳房水平卧位 颈仰卧位 胸部手术侧卧位 肾手术侧卧位 俯卧位 腰椎手术俯卧位 膀胱截石位 二、常用手术体位 水平仰卧位 胸壁手术 腹部手术 颌面手术 骨盆及下 肢手术 乳房水平卧位 乳 房 手 术 颈仰卧位 甲 状 腺 手 术 胸部手术侧卧位 胸 部 手 术 肾手术侧卧位 肾 手 术 手术室管理和工作 第一节 手术室布局和人员配备 一、布局与环境 (一)手术室的位置与建筑要求 (二)手术室的设置 (三)手术间的配备 (四)划区管理 (五)手术间清洁与消毒 (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人员配备和职能 一、手术室的环境与布局 手术室的环境与布局 (一)手术室的位置与建筑要求 手术室应安在洁净的地方,靠近外科病区,并与病理科、放射科、中心化验室等相邻近,有专门电梯往返于手术室和血库之间。手术室内配备中心供气系统及中心负压吸引,还应配备参观台、电教设备。 (二)手术间的设置和配备   手术间数与手术台数应与外科的实际床位数成比例,一般为1:20~1:25。手术室分为无菌区、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目的是为了保证手术室的洁净和控制***动。手术间门窗安装要紧密,以免灰尘或飞虫进入。最好采用自动门,宜宽大;窗口应大,利于采光。地面多用易清洗、耐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