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33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导入新课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在恩格斯的论述中,思维指什么、存在指什么、两者是何种关系、又如何相互影响?不同的哲学在两者关系的认识上有何不同?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教学目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1.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思考、探究、合作学习,能够从相关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学会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3.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科学精神: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01.(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0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03.目录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01
有人说哲学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呢?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都会处理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例如,在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工人做工、企业管理这些事情中,学习计划、教学计划、做工计划、企业经菅管理策略等,这些属于思维问题;而学习实际、教学实际、做工实际、企业面对的实际情况,这些则属于存在的问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注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惠子曰:“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说:“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吾,吾知之濠上也。”惠子的说法属于什么观点?我们的思维能否反映现实世界?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02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农民要面对和理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工人要面对和处理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之间的关系,企业经营者要面对和处理企业经营策略、思想和计划与企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医生要面对和处理处方与病情之间的关系。●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按照学习计划学习很重要吗?为什么?●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从事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是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03
21有人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由此认为,唯心主义比唯物主义更高级恩格斯说:“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年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遍的人类爱的信仰……”
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