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pdf

发布:2024-12-17约6.2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单元1

AFC自动售检票系统ATC自动列车控制ATO自动列车运行ATP自动列车防护ATS自动列车监控

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CLK时钟系统FAS火灾报警系统FEP前端处理机COCC控制中心CCTV

闭路电视系统ISCS综合监控系统PA〔S〕公共播送〔系统〕PIS乘客信息系统PSCADA电力监控系

统PSD屏蔽门SIG信号系统FG防淹门ACS门禁UPS不连续电源系统EMCS机电设备监控系统

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ASD滑动门

vOA办公自动化系统FACP火灾报警控制盘通信系统

ISCS系统介绍:

1.硬件构成:中心级ISCS硬件设备;车站级ISCS硬件设备

2.软件构成:数据接口层;数据处理层;人机接口层

3.网络系统构成:主干层;局域层;现场层

电源设备:

在控制中心、车站、车辆段/停车场配置UPS电源和电池。后备电池的供电容量按需求配备。

控制中心应分别为综合监控系统设备和综合显示屏配置UPS电源。

车辆段应分别为综合监控系统设备和培训仿真测试系统配置UPS电源。

单元2

ISCS性能指标:1实时响应性2可靠性3可扩展性

性能保证条件:对子系统深度集成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8000小时

MTTR(平均恢复前时间)小于1小时

ISCS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功能定位要确定1为运营效劳2为设备维护3为乘客效劳联动功能要实用、要

完备、要深入

单元3

ISCS的构架理念:

1

.

根据各业务系统的类型和特点,大致可分为:

①建筑物平安防类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电视监控系统);

②保障行车平安类系统

(车辆系统、信号系统、屏蔽门(平安门)系统、防淹门系统等);

③票务管理及效劳类系统

(自动售检票系统);

④信息效劳类系统

(乘客信息系统(车站信息系统、车载信息系统)、播送系统、通信时钟系统等)。

系统集成规模分析与比较

〔1〕全集成方案是以保障行车平安类系统为主,将建筑物平安防类系统、票务管理及效劳类系统、信息

效劳类系统全集成。具体实施方式是以信号系统为平台,以信号ATS系统为集成主体,集成车辆、供电等

所有系统,构建大型的综合自动化监控体系,是城市轨道交通建立自动化管理实施的最理想方案。

〔2〕分类集成方案是将各业务系统,按照构造相似、功能相近、联动关系密切业务系统分层分级集成。

这种集成方式主要针对建筑物平安防类系统而言,其目的是通过采用统一的系统构造、通信协议和软硬件

平台,统一人机界面,实现建筑物平安防类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改变原来各自独立的局面,构建

统一的平安防体系。

〔3〕准集成方案是在分类集成方案的根底上,拓展集成系统业务面,将信息效劳类系统与建筑物平安防

类系统中存在联动关系的车站信息系统、车载信息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等一并集成,

通过统一的系统监控管理层软硬平台无缝接入,构成综合实时多业务系统,为城轨交通的运营管理、设备

维护、乘客效劳等提供有利保障,给乘客营造平安舒适的乘车环境。

系统集成规模分析与比较

一种是以行车调度指挥为核心,同时提供环境监控、电力监控和乘客效劳等功能的集成监控系统。

另一种主要采用以环调、电调为核心兼顾局部与行调有关子系统的集成互联模式。

行车调度:

特点:以行车调度指挥为核心的集成方式最显著的特征是集成信号系统的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

同时集成与行车指挥有关的CCTV、PA、PIS、SCADA、FAS、BAS。互联的系统有ATC、AFC、CLK

等。

1

.

优点:实现了对轨道交通中环境、供电、设备、乘客、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