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题汇编(含答案).pdf
2023年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
备考题汇编(含答案)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A.动机强度较高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D.动机最强
2.群体是中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个体社会所必须的()。
A.教育条件B.社会条件C.客观条件D.物质条件
3.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
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为()。
A.教学策略B.教学方法C.教学目标D.学习方法
4.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
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的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论B.认知--结构学习论C.完形--顿悟说D.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5.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
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
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认识和态度
7.从课堂中学和教的角度,教学应包括“三重四面”,这是下列哪位人物
的观点?()
A.珍妮特·沃斯B.布鲁纳C.泰勒D.布鲁姆
8.教师常有一种错觉,以为学生必定按他们讲的意义去理解。这属于课
堂交往中的()
A.课堂语言障碍B.心理障碍C.角色地位障碍D.课堂效果障碍
9.“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
A.内部的可控因素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C.外部的可控因素D.外部的
不可控因素
10.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2岁B.4岁C.6岁D.8岁
11.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
他进行了解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临床个案法D.自然实验法
12.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13.集体是群体发展的()。
A.最终结果B.中间环节C.目标D.最高阶段
14.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
测定称为()。
A.配置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
15.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认知的认
知,在心理学上称为()
A.认知策略B.认知能力C.基本认知D.元认知
16.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
17.个人按照社会或群体的要求或他人的请求而做出的行为称为()。
A.依从B.服从C.屈从D.从众
18.哪个过程属于问题解决()
A.吃饭穿衣B.猜谜语C.漫无目的地幻想D.回忆手机号码
19.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造句D.荡秋
千
20.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二、多选题(5题)
21.高创造者的个性特征()
A.喜欢幻想B.具体独立性C.有强烈的好奇心D.有幽默感E.有抱负
22.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
A.认知目标B.情感目标C.动作技能目标D.德育目标E.智育目标
23.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象直观的有()
A.图片B.演示实验C.图表D.模型E.教学电影
24.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A.家庭教育模式B.学校教育C.同辈群体D.隔辈群体
25.打篮球属于()
A.徒手性操作技能B.开放性操作技能C.心智技能D.器械型操作技能
E.粗放型操作技能
三、填空题(8题)
26.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体
差异来体现的。
27.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阅读领会。
28.下位学习包括{}和相关类属学习。
29.抑郁症是以持久的{}为特征的神经症。
30.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三个规律,即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1.根据福勒和布朗的研究,教师的成长可分为{}、关注情境和关注学
生三阶段。
32.任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