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三-第3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3.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5.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1.晶胞与晶体的关系 (1)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构成晶体。 2.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方法 下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________。 【答案】 4 (2011·海南)铜(Cu)是重要金属,Cu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CuSO4可由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SO4粉末常用来检验一些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42-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 (4)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Au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一种铜金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________;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 (5)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________。 (2)CuSO4易与水结合生成蓝色的CuSO4·5H2O晶体,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反应现象明显。 (3)SO42-中S原子采取sp3杂化,SO42-为正四面体构型。 (5)由(4)可知,每个晶胞中含有Cu、Au原子总数为4,氢原子进入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其晶胞结构与CaF2相似,则1个晶胞中应含有8个H原子,从而推知其化学式为Cu3AuH8。 1.晶体的组成和性质的比较 2.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1)离子晶体: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其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MgO>MgCl2>NaCl>CsCl。 (2)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3)分子晶体: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如H2O>H2Te>H2Se>H2S。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SnH4>GeH4>SiH4>CH4。 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CO>N2,CH3OH>CH3CH3。 ④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4)金属晶体:一般来说,金属阳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如熔、沸点:Na<Mg<Al。不同类型的晶体熔、沸点一般规律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现有几组物质的熔点(℃)数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属于________晶体,其熔化时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 (2)B组晶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有金属光泽 ②导电性 ③导热性 ④延展性 (3)C组中HF熔点反常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组晶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硬度小 ②水溶液能导电 ③固体能导电 ④熔融状态能导电 (5)D组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NaCl>KClRbClCsCl,其原因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通过读取表格中数据先判断出晶体的类型及晶体的性质,应用氢键解释HF的熔点反常,利用晶格能的大小解释离子晶体熔点高低的原因。 【答案】 (1)原子 共价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