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区域尺度下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影响.pdf

发布:2025-01-10约5.24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31卷第11期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Vol.31No.112021

李顺成,LEESewon,刘晓晨.城市区域尺度下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11):123-133.

[LIShuncheng,LEESewon,LIUXiaochen.Economicperformanceofpolycentricspatialstructurebasedoncity⁃regionscale[J].Chinapopu⁃

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21,31(11):123-133.]

城市区域尺度下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影响

李顺成,LEESewon,刘晓晨121

(1.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韩国国土信息公社空间信息研究院,韩国全州55365)

摘要文章基于2004—2018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六大都市圈和都市区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城市区域尺度下多

中心空间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①虽然城市区域尺度下的形态多中心空间结构对经济绩效提升的作用效果不显著,但

功能多中心空间结构却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②不同的都市圈(区)功能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本地直接效应与

城际间接效应存在明显差异,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和烟威都市区空间结构上的功能多中心化不仅能够促进本地经济绩效的提

升,也有利于邻近城市经济绩效的提高;东滨都市区功能多中心化水平的提高仅能够促进本地经济绩效的提升,城际溢出效应尚未

显现;济枣菏和临日都市区功能多中心化程度的提高反而会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形成“虹吸效应”。③从不同规模

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异质性表现来看,仅有中等规模城市可以带动周边地区同等规模城市的发展,而小城市并不必然产生显著的正

外部性。因此,在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内应统筹推进中心城市与其所在的都市圈(区)等城市区域尺度下多中心城市网络格局的持

续优化,构建功能互补、协同高效的多中心空间结构体系,以更加有效地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绩效水平,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城市区域;多中心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空间溢出效应;山东半岛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K902;F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21)11-0123-11DOI:10.12062/cpre

激烈的全球竞争促使城市不断调整自身的功能与空区域发展中的实践来看,现实成效与预期有一定差距,不

间组织。通信信息技术和快速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化发仅城市内部的“城市病”问题没能得到有效缓解,城际之

展以及“流动空间(spaceofflows)”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间的协同绩效亦不甚明显。理论上,多中心战略的选择

经济空间的区域格局,以城市群、都市圈等为代表的城市和实施是以多中心空间结构具有更好的经济绩效为前提

[1-2][5]

区域化(city⁃regions)成为普遍发展趋势。在此背景的。由此,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即在中国实施多中心战

下,多中心空间发展战略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众多城市略是否更有利于经济绩效的提升?论证这一问题有助于

[3-4]

和区域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从理论上进一步厘清多中心空间规划和发展战略在中国

中国正处于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重要阶的适用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这一关系的把握直接关

段,以城市群、都市圈等为主体的各类城市区域正在逐渐系到中国当前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的成败,关系到

形成,对所在地区及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中国未来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的政策导向。

影响。自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以来,确立了“以城市群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