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招聘劳动笔试真题.docx
PAGE2/NUMPAGES2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4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招聘劳动笔试真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中,()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A.环境评价
B.职业定位
C.确立目标
D.自我评价
【答案】:C
2.高等教育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不包括()。
A.传承、创新文化,培养跨文化的人才
B.培养各类高级人才
C.从事科学研究,创新科技成果
D.直接服务社会
【答案】:A
3.学校增进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
A.心理健康教育
B.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
C.心理咨询
D.心理治疗
【答案】:A
4.国家奖学金的最终审批部门是()。
A.省教育厅
B.学校
C.、学院
D.国家教育部
【答案】:D
5.《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是()的重要基地。
A.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
B.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C.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
D.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
【答案】:B
6.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
A.概念
B.基本原理
C.变式
D.教材结构
【答案】:C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命题体现了哪种教学指导思想?()
A.注入式
B.启发式
C.协同式
D.合作式
【答案】:B
8.在师德理论上提出:教师应做到“庄严自持,内外合一的教育家是()。
A.董仲舒
B.王守仁
C.韩愈
D.朱熹
【答案】:B
9.高校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和创造者,这体现了高校教师职业特性中的()。
A.专业性
B.特殊性
C.教育性
D.知识性
【答案】:D
10.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从本质上讲,体现了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政府和高校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这通常被称为()。
A.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制度
B.高等学校的运行制度
C.高等学校的管理制度
D.高等教育的微观管理制度
【答案】:A
11.教师配合讲授或谈话,通过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并发展观察力的教学方法叫做()。
A.实验法
B.练习法
C.参观法
D.演示法
【答案】:D
12.当代大学生在智力水平、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
A.群体结构趋向多元性
B.群体行为表现多元化
C.文化观念趋向多元化
D.群体价值取向多元化
【答案】:A
13.在自主性学习中,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
A.主体
B.学生依赖教师
C.客体
D.教师代替学生思考
【答案】:A
14.关于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高校的教学与研究是两种活动过程有别的活动
B.现成的研究成果都能直接作用教学内容
C.现成的研究活动未必都能直接引入教学过程
D.高校的教学与研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答案】:B
15.高等教育的负向功能意味着高等教育结果的非目的性。近年来社会上掀起的高学历热,导致人们竞相追求高学历而导致高等教育存在过度教育现象,严重浪费教育资源。这反映出高等教育负向功能的()特征。
A.不合理性
B.可减低性
C.延迟性
D.难以消除性
【答案】:D
16.在团体心理辅导的团体发展过程中,其活动主要在于增进团体之间的信任,加强团体合作的阶段是()
A.初创阶段
B.结束阶段
C.过渡阶段
D.工作阶段
【答案】:C
17.“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体现了哪种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A.自然物理因素
B.家庭环境
C.社会文化
D.早期童年经验
【答案】:D
18.下列各项中运用了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强化手段的是()。
A.对犯错误学生因表观好而取消记过
B.对舞弊学生取消其成绩
C.对违纪学生给予批评
D.对成绩下降学生给予提醒
【答案】:A
19.我国高等教育中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学校”的是()。
A.自学考试
B.职工大学
C.广播电视大学
D.函授学院
【答案】:A
20.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C.教育理论的发展
D.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
【答案】:B
21.品德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是一种()
A.心理现象
B.社会现象
C.生理现象
D.管理现象
【答案】:A
22.道德是调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人与家庭
B.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
C.人与社会
D.人和人之间
【答案】:B
23.有关传统美德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是师德教育的核心
B.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是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