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技术基础 课件 项目2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pptx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技术基础;【项目目标】
1.了解数控加工工艺概述;
2.学会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3.了解切削用量对切削加工的影响规律,会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4.了解数控加工常用的工艺文件。;【项目描述】;【项目链接】;2.数控加工工艺内容;3.数控机床的合理选用;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2)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主要影响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加工表面的余量分配。粗基准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2)加工余量最小原则。;3)重要表面原则。
为保证重要表面的加工余最均匀,则应选择该表面作为粗基准。
4)不重复使用原则。
粗基准原则上只能使用一次。
5)大而平原则。
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光洁,不应有飞边、浇冒口等缺陷。;2.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的确定
(1)加工方法的选择
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首先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3.加工顺序的安排
加工顺序安排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加工质量、生产率和加工成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工序集中。(2)基准先行。(3)光粗后精。
(4)先主后次。(5)先面后孔。
(6)尽量使工件的装夹次数、工作台转动次数、刀具更换次数及所有空行程时间减至最少,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率。
(7)为了提高机床的使用效率,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可将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合为一道工序。;1)用数控车床粗车左端面。
2)粗车左侧外圆?40.5mm,长度85mm。
3)精车外圆?40mm至尺寸。
4)掉头车右端面控制总长165mm。
5)粗车外圆?25.5mm,长度82.8mm。
6)精车外圆?25mm,长度83mm。
7)用数控铣床粗铣中心键槽。
8)精铣键槽至尺寸。;4.刀具进给路线的确定
刀具进给路线是指数控加工过程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被加工工件的运动轨迹。
刀位点是指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时用以确定刀具位置的基准点。;确定进给路线的原则:
1)保证被加工工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2)尽最缩短进给路线,减少刀具的空行程,提高生产率。;3)应使数值计算简单,程序段少,以减少编程工作量。;5.工件的装夹与夹具的选择;(2)选择夹具的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一是??保证夹具的坐标方向与机床的坐标方向相对固定;二是要协调工件和机床坐标系的尺寸关系。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几点:
1)在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应尽量采用组合夹具、可调夹具及其他通用夹具,以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提高生产率。
2)在成批生产时才考虑采用专用夹具,并力求结构简单。
3)采用辅助时间短的夹具,即工件的装卸要迅速、方便、可靠。
4)为满足数控加工精度,要求夹具定位、夹紧精度高。
5)夹具上各零部件应不妨碍机床对工件各表面的加工,即夹具要敞开,其定位、夹紧机构元件不能影响加工时刀具的进给(避免产生碰撞等)。
6)便于清扫切屑。;6.刀具的选择;7.切削用量的确定
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背吃刀量(切削深度)和进给量(或进给速度)。;三、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项目实施】;【项目拓展】;【任务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