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ppt

发布:2019-01-12约3.06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当发现有人因吸入一氧化碳而中毒时,在救人过程中自己要保持镇定。一氧化碳如果浓度很高,那么轻微的火苗都很可能会引起爆炸,像今年春晚相声说的“我先抽根烟冷静冷静”这是完全不允许的。进入室内之前一定要避免触发任何有可能引发火苗的物品,如打火机。当感到有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或走到室外,假如能够查找到一氧化碳的来源那是最好的,比如关闭煤气瓶的阀门、熄灭火盆里的炭等等。 * 中毒较轻的,应给中毒者解开衣扣,让其迅速吸入新鲜空气,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随后应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昏迷提示有脑水肿的可能性,对于昏迷时间较长、瞳孔缩小、四肢强直性抽搐或病理反射阳性的患者,提示已存在脑水肿,应尽快应用脱水剂。 * *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昏迷提示有脑水肿的可能性,对于昏迷时间较长、瞳孔缩小、四肢强直性抽搐或病理反射阳性的患者,提示已存在脑水肿,应尽快应用脱水剂。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昏迷提示有脑水肿的可能性,对于昏迷时间较长、瞳孔缩小、四肢强直性抽搐或病理反射阳性的患者,提示已存在脑水肿,应尽快应用脱水剂。 * 生活中一氧化碳中毒的防治 概 述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因为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所致急性缺氧性疾病。 煤、煤气或其它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会产生一氧化碳,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时,所吸入的一氧化碳与血液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机体的严重缺氧而死亡。 中毒途径 (1)工业中毒 炼钢、炼焦、烧窑 (2)日常生活中毒 中毒途径 日常生活中毒 今晚表哥来了,我就住这里吧 日常生活中毒 烧水煮饭时,汤水溢出,熄灭煤气火焰; 日常生活中毒 热水器安装不规范; 日常生活中毒 胶管老化脱落 日常生活中毒 中毒机制 CO + Hb COHb 是O2+Hb亲和力大240倍 COHb CO + Hb 是O2Hb解离速度的1/3600 COHb 阻止 O2Hb 解离 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中毒机制 降低氧在组织中的释放 抑制氧的运输 妨碍组织对氧的利用 1 2 3 一氧化碳中毒对机体造成三方面的影响 诊断要点 有一氧化碳吸入史,如冬季关闭门窗煤炉生火取暖,同室人一齐发病等。 有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环境,如燃烧、浓烟等,且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有头痛、恶心、呕吐、全身无力、昏厥等症状,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高于10%以上 急性中毒的表现 救护措施 救护措施 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给患者呼吸新鲜空气,松解衣扣、裤带,注意保暖,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救护措施 救护措施 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轻度中毒者给鼻导管或面罩低流量吸氧 中重度中毒者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为8-10L/min(时间不超过24h,以免发生氧中毒)。 迅速给氧是纠正缺氧最有效的方法 救护措施 神志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患者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救护措施 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给予现场心肺复苏,转运途中坚持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5cm 救护措施 防治脑水肿 常用20%甘露醇,用法:125-250ml静脉快速滴注 脑水肿程度较轻的患者选择125ml,15分钟内滴入,8小时1次 脑水肿程度较重的患者选用250ml,30分钟内滴入,8小时1次或6小时1次。 救护措施 病情稳定后,尽快送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发现有煤气泄漏, 切记: 切勿触动任何电器开关 ( 如开、关灯 ) 。 切勿使用火柴或打火机。 切勿在室內使用电話或手机。 切勿按动邻居的门铃 。 切勿用火检漏。 切勿开启任何煤气用具,直至漏气情况得到控制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迄今是我国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职业中毒。也是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北方在内的意外生活性中毒中致死人数最多的毒物。 *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从感观上难以鉴别的气体。主要由含碳化合物燃烧不完全所产生。一般人常在无意中发生中毒,每年总有一些病例在被发现时,常因中毒太深而无法挽救。因此,应予以重视。 * 工业上炼钢、炼焦、烧窑等在生产过程中炉门或窑门关闭不严,煤气管道漏气,汽车排出尾气,都可逸出大量的一氧化碳 * 烧煮过程中无人看管,离开时忘了关闭煤气 * 淋浴器和煤气没有分房安装睡在装有煤气设施的屋内 * CO中毒主要引起全身组织缺氧。CO吸入体内后,85%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C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