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满族自治县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青青龙龙满满族族自自治治县县全全面面推推进进劳劳动动保保障障监监察察两两网网化化管管理理工工作作实实施施方方案案
为进一 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监察
管理水平,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按照省政府办公厅
《关于转发河北省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的通知》 (办字 〔2011〕149号)、市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秦皇
岛市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秦政办 〔2012〕34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在全县范围内
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 (以下简称“两网化”)管理工
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行政,以服务劳动者、服务用
人单位为宗旨,以劳动保障基层工作平台为依托,优化劳动保障监
察资源布局,进一 制定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体
系,实现主动预防式监察管理,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
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在全县建立职责明确、
管理到位、资源共享、动态监管、信息汇集、上下联动的新型劳动
保障监察工作方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人员到位、责任明
确、跟踪及时的覆盖城乡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监管网,实时掌
握用工信息,实施分类管理、动态监管,实现监管模式从被动反应
向主动预防转变,有效防范和及时查处违法行为,提高劳动保障监
察执法水平和服务效能,以达到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劳动者遵纪守
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
定的目的,为全面建设生态型、现代化、民族特色新青龙奠定坚实
基础。
(二)阶段目标
1.第一阶段目标。到2012年底,全县实现“两网化”管理全覆
盖,“两网化”管理工作达标率达到80%以上。
2012年5-6月,研究制定全县推进“两网化”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召开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完成网格划分,制作网络划分示意
图,制订网格内人员配备计划,出台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队伍
组建方案。
2012年7-8月,乡镇网格安排固定办公场所,配备相应办公设备
设施,严格按照网格配备要求落实人员,完成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
招聘工作。
2012年9月,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培训、考核工作,建立健
全“两网化”管理各项制度,规范细化工作流程。
2012年10-12月,在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指导下,在
网络硬件平台上安装使用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劳
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采集、录入劳动用工信息,建立集中管
理信息数据库,实现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信息系统的资
源共享;组织“两网化”管理达标验收工作,工作标准达标率达到
80%以上;以网格为单位,实现对用人单位的动态监管,并利用网
络按程序办理劳动保障监察业务。
2.第二阶段目标。到2014年底前,实现“两网化”管理工作标准
达标率100%。进一 完善“两网化”管理的各项内容,不断提升工作
质量和效率,达到并力争超过工作标准。
三、实施内容
(一)网格化管理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是通过健全和完善县、乡镇劳动保障
监察组织网络体系,将全县行政区域内各类用人单位按照区域分布
划分为若干网格,同时定人员、定区域、定职责、定任务,对用人
单位遵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建立全
方位、立体化、动态式的监管机制。
1.网格划分及人员选配
(1)科学划分劳动保障监管网格。按乡镇区域范围划分为25
个网格。网格区作为劳动保障监察基本监管单位,由所在地乡镇劳
动保障事务所负责监管。
(2)合理选配劳动保障监管人员。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标
准化要求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 推行劳动保障监察
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意见》 (人社部发 〔2011〕79号)精神,每个乡
镇设置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1名,每个网格设置专职劳动保障监察
协管员1-2名,具体承担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工作职能。劳动保障监察
协管员经过相应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且每年至少接受一次业
务培训和考核。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应服装整洁,配备统一的工作
证件和胸牌。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
管理制度和信息管理库,确保队伍结构合理、相对稳定。
2.职责分工
(1)进一 明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