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小城镇系统规划研究.doc

发布:2016-11-03约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小城镇系统规划研究 祁志超 htqzc@163.com 二、写作提纲(基本思路、主要观点、论文框架结构) 一、我国小城镇发展及规划情况 (一)小城镇发展及规划概念 (二)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历程及现状 二、我国小城镇发展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规划 1、小城镇发展缺乏有效规划 2、小城镇建设缺乏有效规划 3、小城镇管理缺乏有效规划 (二)缺乏系统规划 1、小城镇发展缺乏系统规划 2、小城镇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3、小城镇管理缺乏系统规划 4、规划、建设、管理缺乏系统规划 三、国外小城镇系统规划研究成功案例及分析 (一)注重发展系统规划 (二)注重建设系统规划 (三)注重管理系统规划 四、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系统规划对策 (一)明确小城镇发展的系统规划思想 1、以人为本的和谐状态 2、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小城镇发展的系统规划方法 1、复合、开放的思维 2、控制引导动态过程的思想 3、多样可选择性的思想 (三)健全完善小城镇发展的规划系统 1、健全完善发展规划系统 2、健全完善建设规划系统 3、健全完善管理规划系统 摘 要 自1998年10月14日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 “小城镇,大战略”后,小城镇发展问题被摆到各级政府面前。在经济主导的政绩理念下,十几年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发展之路后,小城镇发展却面临矛盾重重、困难多多的严峻挑战,一些地方甚至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小城镇发展问题关系到了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关系到社会的能否稳定和发展。 建制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是城市和乡村的联系纽带。2013年全国建制镇有20113个,是小城镇的构成主体。本文以建制镇发展为研究对象,围绕小城镇发展中的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对小城镇发展问题进行系统规划做了初步研究。 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四个时间阶段介绍了小城镇发展及规划从解放初期的停滞,到改革开放后的兴起,到1998年后的快速发展,最后到了18大至今的连续两年降速。目前如何进行小城镇发展规划成为重点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从缺乏有效规划和缺乏系统规划两个层次,围绕规划、建设、管理,对小城镇发展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问题根源在于规划、建设、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没有完善的系统规划,并且三个环节也没有形成有机整体、没有相关联的系统规划。 第三部分从规划、建设、管理三个方面分别对美国、德国、日本小城镇发展中的采取系统规划取得成功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梳理出美国、德国、日本采取系统规划的方法注重发展系统规划、建设系统规划、管理系统规划的成功经验和办法。 第四部分对如何从系统规划角度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进行了全面阐述。一是明确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状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规划思想。二是坚持用系统规划方法。运用复合开放的思维方法、动态过程导控的方法和多样可选择性的方法进行系统规划。三是从规划、建设、管理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健全完善小城镇规划系统,有效实现对小城镇的系统规划。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系统规划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以建制镇为典型的小城镇,成为了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1998年10月14日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 “小城镇,大战略”后,小城镇发展课题被摆到各级政府面前。不少学者和政府部门把小城镇建设视作了转移农村人口、实现产业平衡、提高国家城市化水平的一大法宝。然而在经济主导的政绩理念下,经过十几年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发展之路后,中国小城镇发展却面临矛盾重重、困难多多的严峻挑战,一些地方甚至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小城镇发展问题关系到了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关系到社会的能否稳定和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都非常重视科学规划城镇建设,对小城镇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已成为城镇化研究和实践者的共识。研究小城镇科学规划对于解决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促进健康发展非常必要和迫切。 一、我国小城镇发展及规划情况 (一)小城镇发展及规划概念 1、小城镇 小城镇,字面理解即较小的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相对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拥有相对村庄更为完备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它介于城乡之间,是城市和乡村的联系纽带,地位特殊。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不同,大体可以分狭义和广义两种。我国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这一概念,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法定含义。建制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我国广义上的小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了集镇的概念。1993年发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集镇提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