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情商课程笔记-陈果.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情商课程-陈果
前言:
关怀心和感恩心是相对的:关怀时不要期待感恩;接受帮助时,要有感恩心;
忏悔心和包容心也是相对的:忏悔时不要期待包容;
孤独心:孤独心是一切高贵思想的源头;
关怀心——关怀本是快乐的事情
1.关怀是在生命中能够感到快乐的事情——“助人为快乐之本”
2.关怀的动机是什么?
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快乐驱动
不要为了营造善的氛围,自我牺牲背后有回报性要求。这样背离了良知。
3.自我关怀和爱的奉献那才是关怀——人人平等(包括自己)
关怀他人的同时,首先要把自己料理的很好——“天助自助者”。
关怀是一种付出,只有富足的人才有可能付出。
关怀的对象是人,自己也是人,关怀他人如关怀自己。“爱人如己”
4.自爱和自私的区别:
自爱是对自我的保证,是对自我的性格和生活认可。
背离自爱,怎能关爱他人。学会自爱,才能关爱他人。
包容心——包容自我
1.包容自己命运和生活;
1.1面对挫折和苦难,不要处于烦躁对抗的状态,对抗一定不自由。
1.2和解的状态,才能真正达到自由。
1.3自己直面自己的困境,不能理顺,就要同命运和解;
孤独心——和敬清寂
1.孤独和寂寞概念
孤独:
是自成世界的独处,圆融的高贵;
圆融的人是孤独的;
气质上是行进、淡定,充满高贵思想;
孤独者对环境无要求:孤独为自我的一份心境。
和(和谐)敬(尊敬)清(清净)寂(冷寂);
日本茶道精神:和敬之中保持清寂
寂寞:
迫于无奈的虚无,逃离樊笼、焦灼的状态;
病态;需要社交、喧闹;
社交是廉价的:
利益关系社交(功利目的);
一群寂寞者得相互取暖,寂寞者的累加摆脱不了寂寞;
2.人需要孤独
人需要孤独,需要独处,自如的生活;
人与人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距离产生思念和爱;
距离能够让我们看到最容易忽视的感觉(加拿大留学故事);
人独处的时间很少(和父母时间、哥们时间、上课时间、自习时间)这些时间都是给了其他的人事物
3.与自我对话
人们向往远离喧嚣;有娴静的心欣赏他人的美;
自我对话就是自我反思,反思是智慧的源头;
4.对于孤独者得误解:
4.1孤独者不是无趣的:
4.1.1孤独是人们自我选择的消遣方式:选择孤独+充实的生活(老歌唱家一天的生活)
4.1.2孤独者热爱思想,思想源于孤独:
读书的快感,读书过程中产生交流快感;
读书产生羽化状态:物我两忘,你我皆忘,说出我一直想说的话;
孤独者热爱思想,热爱读书;
4.1.3自处的时候是最真实的:
真实是最高的高贵,真实的就是美的,假的不会是美;
真善美,真才会善和美;
祷告的过程:自我对话、反观自身的过程,自我塑造性格;
4.2孤独者是没有朋友的:
4.2.1只有孤独者才有朋友:
朋友的概念:
朋友不是酒友,玩伴,寂寞慰藉者,精神庇护所,功利关系的人脉;
朋友是严厉苛刻的,朋友很少一见如故;
朋友的本质:
朋友是无用的:无用是无功利之用;
精神庇护所:本质是利用;
朋友是为了奉献,把自己的爱奉献付出,有高度精神默契感和同在感;
朋友是“并不时常想起,却无处不在”;
有真正朋友,放弃有用这个想法;
按照个人意愿,独自思考,满足而安宁;
朋友不是为驱散寂寞,而是更好的领会独处的快乐;
朋友是:理解的同情和同情的理解:“朋友间应有理解的同情和同情的理解,同(感同身受),情(情感),至于相互长年累月理解而产生的同情”;
朋友间最好的交流:当我跟你交流的时候,我的眼里只有你;
朋友是让大家变得更自由,不应以这种友情来相互约束;
挑选朋友是足够严厉的过程,孤独者是思想的流浪者;
感恩心——没有理所应当的爱(包括任何人的爱)
1.其他人对于你好源于“爱”,“爱”源于“感其心而落其行”的落到对你的理解;
2.近视眼和远视眼:
近视眼:只看到近期的享乐,没有考虑未来;例如:我们对能源的浪费对下一代的损害
远视眼:看不到身边爱我的人;不要仅仅铭记陌生人的“小爱”,忽视最亲近人付出的“大爱”;
3.切忌不要丧失感恩的传统(感恩节的故事:close eyes,想想所有我们因该为之感恩的人)
4.感恩不是言谢:人类之间最低级的交流时语言,高级是感其心落其行;
5.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相报的是广泛的人:善出于奉献,用感受到的善,奉献给更多的人;“犹太人:与众人为善,则声名永存—塔木德”
6.不要拒绝接受爱,接受爱,不代表软弱:但也不要惧怕奉献爱,奉献证明你的伟大和自我富足
忏悔心——每一次悔过都是自我的重生,精神的重生
忏悔心:错就是错,错就要改,不要矫枉过正;
不迁怒(迁怒他人他物)、不贰过(重复犯错)-颜回
《项链》- 用一生青春,来保守他的承诺,去悔过;
不要轻易说对不起;对不起是发自内心的谴责;
如何学习——学(模仿)习(实践)
1.真正的学习是:寻求榜样的力量,精神的导师,行不言之教;
2.培养鉴赏力和品位:不是华丽而是高雅和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