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与温度计教案新版沪科版.doc
Page1
第1节温度与温度计
课题
12.1温度与温度计
课型
试验课
第1课时
备课补充材料
教学目标:?1、通过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熟识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2、让学生体验水的三种状态,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在肯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会查熔点和沸点表。
???4、让学生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5、让学生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究真理的科学看法。
重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
难点:重点: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改变
教学方法:六助教学法(备助、自助、求助、互助、补助、读助)
教学过程:
导课:(好用、新奇、简洁)
1、引入新课――奇异的水
水无常形,改变万千,无处不在。
云,形态各异!似鱼鳞,像城堡。你是否知道,让人浮想联翩的云从哪里来?
雪,使大地“银装素裹”!传闻雪花来自天上“婆婆”的羽毛枕头,你信任吗?
雨,时而悄然无声,时而瓢泼倾盆。他来自何处,又落向何方?
其实,云、雨、雪它们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
水改变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今日,让我们起先对水进行科学探究吧。
2、起先新课
(1)水之旅
试验探究――人造雨
将冰放入水壶,然后加热,视察冰的改变。不断加热,水沸腾后,戴上手套,用勺子靠近壶嘴。视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水;如再将水放入冰箱中,水还可以结冻为冰。由试验探究可知,水有三种状态,在肯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和学生一起学分析云、雨、雪等形成的学问。太阳照耀使地面水温上升,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中,空气渐渐冷却,水蒸气凝聚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雨便产生了。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小水滴结冻,水便以雪的形式降到地面。
像冰变水那样,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melting),固体起先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meltingpoint)。当温度生到冰的熔点(也叫冰点)时,水便从固态渐渐变为液态。
春天到了,冰雪会熔化加热了,水会变为水蒸汽。
水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vaporization)。物质的汽化有两种方式:其一为沸腾(boiling),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boilingpoint);其二为蒸发(vaporation),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过程。
(2)科学探究――冰的熔点与水的沸点
那么如何知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呢?下面我们首先来探究水的熔点与沸点。
冰在什么状况下起先熔化?水在什么状况下会沸腾?在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改变呢?
先让学生进行猜想;
要学生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试验;
进行试验并收集证据。将碎冰和温度计放入使管,按图10-9装置加热碎冰,视察冰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改变。按图10-10装置加热水,视察水在沸腾时的温度改变(请设计数据记录表格,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
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分析数据可知:通常状况下,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熔点是0℃;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水的沸点是100℃。
(3)常见晶体的熔点
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晶体(crystal)与非晶体(noncrystal)两大类。晶体有熔点,例如冰、钻石、水晶等,它们都属于晶体。晶体内部的原子按肯定规律排列。
非晶体则没有熔点,例如玻璃、塑料等,它们不是在固定的温度下溶化为液体,而是随着温度的上升渐渐由硬变软,最终变成液体。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无规则。
和学生一起看熔点表和沸点表。让学生了解晶体的熔点和沸点是不一样的。
3、小结
4、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水的沸点不变
B.0℃的水变成0℃的冰要汲取热量
C.松香由固态转化成液态时的温度不变
D.冰在熔化时吸热
2、某种物质熔点为232℃,在这种温度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状态D.上述状况都有可能
3、要使水的沸点高于100℃可以采纳的方法是:()
A.加强火力B.延长加热时间C.加密闭的盖子D.移往高处加热]
4、在很冷的地区运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主要缘由是:()
A.水银有毒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
C.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