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7章 探索溶解现象 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2025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docx

发布:2025-03-04约5.0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

第7章《探索溶解现象》复习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油、盐、酱、醋、糖”是家庭常用的厨房用品,其中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食盐

C.米醋 D.白砂糖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或做法不合理的是()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酒精溶液中溶剂是水

C.用明矾溶液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D.海水中溶有氯化钠

3.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4.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g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D.蔗糖的溶解度

5.为了探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根据上表得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的溶解性受到溶质与溶剂性质影响

B.②号试管所得液体是乳浊液

C.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特性不同

D.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特性不同

6.利用20℃时KNO3溶液(有少量未溶解的KNO3晶体)见图Ⅰ,进行下面实验:①加入NH4NO3固体后,实验结果见图Ⅱ;②加入NaOH固体后,实验结果见图Ⅲ。分析实验过程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B.随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C.图Ⅰ、图Ⅱ中,硝酸钾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图Ⅲ中,硝酸钾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加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C.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180g

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8.t℃时,有两份硝酸钾溶液,一份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份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加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降低温度D.t℃时蒸发少量的水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10.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11.下列条件下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20℃的不饱和溶液B.20℃的饱和溶液

C.80℃的不饱和溶液D.80℃的饱和溶液

12.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食盐的溶解度

13.配制50g质量分数5%的KNO3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溶解过程中KNO3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观察图像,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所用KNO3固体中含有水分

B.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线

C.KNO3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在试剂瓶外

14.要从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固体(锰酸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有下列操作可选择:①过滤;②烘干;③加水溶解;④洗涤固体;⑤蒸发结晶。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⑤D.③①⑤④

15.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方法能配制出该选种溶液的是()

A.4g氯化钠和16g水

B.16g氯化钠和100g水

C.8g氯化钠和50g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