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2.docx

发布:2025-03-24约6.1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康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联考

思想政治试题

本试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以下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我国古籍记载,禹的儿子启在讨伐有扈氏时,强迫被俘虏的有扈氏氏族成员做放牧的奴隶,称为“牧竖”。司马光《涑水记闻》中“汝曹降贼,必驱汝为奴隶,负担归其巢穴,朝廷欲诛汝曹父母妻子”,形象地说明投降敌人后会被像奴隶一样被驱使。这说明在奴隶社会中()

①战俘是奴隶群体的来源之一

②生产力低下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

③奴隶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

④奴隶有自己劳动工具甚至少量的土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出版。这本小册子仅有数万字,却为无数苦寻中国未来道路、追求共产主义信仰的热血志士带来光芒。周恩来曾握着陈望道的手说:“陈望道先生,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关于《共产党宣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④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央视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系列节目。第一集《千年局变》,时间跨度:1840年—1911年。本集展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面对西方列强侵略欺凌,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探索复兴之路艰难起步、曲折前进、充满艰辛的历程。这一时期()

①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得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斗争有了主心骨

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历史任务

④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以下是1952年和1956年底我国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私有制经济成分比较表。图中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①标志我国实现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这一历史事件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

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宣言书、冲锋号。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多年前,改革开放拉开了时代大幕,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启了伟大征程。关于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1980年,在深圳、珠海、海南、厦门设置了经济特区

③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④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要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把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下面说法恰当的是()

①四个自信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根本原因

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必由之路实现伟大复兴

③要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科学制度体系展开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人民不畏艰难险阻、接续艰苦奋斗取得的宝贵成果,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下面关于“四个特色”表述正确的是()

①实践特色:不断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开拓创新

②理论特色: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③民族特色: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