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展望.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浅谈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浅谈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摘要: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是现代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对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概述,然后详细分析了其在矿井中的应用,包括提升采煤效率、保障矿井安全、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接着,探讨了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矿井生产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矿井生产;发展趋势。
前言: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矿井生产对安全、高效、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液压支架作为矿井采煤的重要设备,其电液控制系统直接关系到矿井的生产效率和矿工的生命安全。近年来,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矿井生产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旨在通过对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我国矿井生产技术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第一章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概述
1.1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组成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液压泵站,它是整个系统的动力源,负责提供高压油液,驱动液压执行元件运动;(2)液压执行元件,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它们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液压支架的升降、伸缩和倾移等功能;(3)电液伺服阀,它是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根据控制信号调节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实现对液压执行元件的精确控制;(4)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液压系统的各项参数,控制器根据预设程序和传感器信号进行计算,生成控制指令,执行机构则负责执行控制指令,调整电液伺服阀的工作状态;(5)电气控制系统,负责整个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电源供应、信号传输和故障诊断等功能;(6)辅助系统,包括油箱、过滤器、冷却器等,它们为液压系统提供必要的油液、过滤、冷却和散热等辅助功能。这些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可靠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
1.2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液压传动和电液伺服技术。首先,液压泵站将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产生高压油液。这些高压油液通过油管输送到液压执行元件,如液压缸和液压马达。在电液伺服阀的作用下,根据控制信号调节油液的流量和压力。当控制信号指示需要提升液压支架时,电液伺服阀打开,允许高压油液进入液压缸,推动支架向上移动。反之,当需要支架下降时,电液伺服阀调整油流方向,使液压缸内的油液流回油箱,支架随之下降。在倾移和伸缩操作中,系统通过调节油液流向不同液压缸或马达,实现支架的倾移和伸缩功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和位置等参数,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预设程序和反馈信号,调整电液伺服阀的开度,从而精确控制液压执行元件的动作。整个系统通过这样的闭环控制,确保液压支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可靠地工作。
1.3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特点
(1)高效性: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通过精确的流量和压力控制,能够快速响应操作指令,提升支架的速度可达0.5米/秒,远高于传统机械支架的0.1米/秒。例如,在神华集团某矿井,采用电液控制系统后,采煤效率提高了30%,日产量达到2000吨。
(2)稳定性:电液控制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在复杂工况下保持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某大型煤矿为例,该矿使用电液控制系统后,支架的稳定性提高了20%,有效降低了因支架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
(3)智能化: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集成了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能够实现实时监测、自适应控制和故障诊断等功能。在某国有大型煤矿的实践应用中,电液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了支架的自动调高、调斜和调心,提高了采煤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人工干预的需求,减少了劳动强度。据统计,智能化控制后,矿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40%。
1.4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1)早期阶段: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煤矿机械领域。在这一阶段,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主要以机械控制为主,通过简单的电磁阀和手动操作来实现支架的升降、伸缩和倾移等功能。这一时期的控制系统简单、成本低,但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有限。
(2)发展阶段: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逐渐从机械控制向电子控制过渡。20世纪80年代,电液伺服技术开始应用于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通过电液伺服阀实现对液压油的精确控制。这一阶段的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适应复杂工况,提高了采煤效率。
(3)现代阶段: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