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发布:2025-03-07约1.12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答案卷上,选择题部分写在答案卷指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只交答案卷。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走进聊城非遗,重拾历史记忆;体精湛技艺,传文化美德。以下非遗文化制作工序中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东昌府木版年画——刻板

B.临清贡转烧制——焙烧砖坯

C.东阿阿胶制作——挤压成型

D.东昌葫芦雕刻——雕刻图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东昌府木版年画——刻板,只是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临清贡转烧制——焙烧砖坯,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东阿阿胶制作——挤压成型,只是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东昌葫芦雕刻——雕刻图案,只是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从物质分类角度,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二氧化锰 C.石灰石 D.盐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二氧化锰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

D、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故选B。

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弄花香满衣”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质量很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弄花香满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人闻到了花的香味。故选:A。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酚酞试液检验其酸碱性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 B.溶解

C.取用 D.检验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溶解时,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不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试管口,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A.氧气能助燃——用作燃料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于灭火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没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

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选项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

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故选项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故选项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6.进入供暖期后聊城市经常受到雾霾天气侵袭,外出的市民可戴口罩以减少对身体的侵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低,空气的质量状况越好

B.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可以保护空气

C.工业废气任意排放、煤和石油燃烧等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D.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低,空气的质量状况越好,说法正确;

B、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可以吸附尘埃,净化空气,从而保护空气,说法正确;

C、工业的废气任意排放,煤和石油燃烧等都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会造成空气污染,说法正确;

D、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等,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没有计入空气质量评价,说法错误;

故选:D。

7.碳中和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有人称其为“增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二氧化碳灭火可以实现“增汇”

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