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修辞手法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仿写题型 仿写时要仔细分析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仿句要与例句中的修辞方法相同,符合句子的语境。 ┃ 真题回放7 请参照前面的句子,在第③自然段的横线上仿写一句话。(3分)(2012年中考题) ③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 。 示例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落寞遗憾。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孤独寂寞。 (诗句引用无误,诗句情感基调把握准确,句式与原句相同,得满分。任缺一项扣1分) 引用、对偶 (四)妙用修辞,你的中考作文会更“靓” 1、《幸福是什么》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2、 看!那是我班有名的凤辣子,刀舌剑唇,一针见血,小眼一瞥,犹如小李飞刀!下午,老师居然让我与她一桌。My gad!有没有搞错,我眼珠差点儿掉在地上,世界未日就要来临了! 排比、引用 夸张 三、我会赏析 修辞的基本表达效果 修辞格 基本作用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对偶 反复 设问 反问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增强语气。 请赏析“低头揽尽神仙境,翘首能将日月吞”中“吞”字的妙处。(2分) 夸张 真题回放7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词句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3分)(2013年中考题) 比喻 对偶 拟人 真题回放8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段⑥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2014年中考题) ⑥“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 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语言凝练,表达了王维的诗句对我灵魂的照耀和身心的洗涤。(答出“对偶”1分,“赏析”1分) 赏析方法 1、找修辞(注意找全) 2、找出表达效果: …写出了…(结合具体语境) 3、表现了(赞美了) … (作者的情感、态度) ┃ 修辞及仿写 命 题 规 律 与 预 测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修辞的考查不仅涉及辞格,也涉及句式;不仅在仿写句式中考查,也在现代文阅读及古诗词阅读中结合鉴赏来考查;甚至,中考作文中如果用上一些恰当的修辞,会使你的作文文采飞扬,赢得高分。因此,对此考点,我们不仅要了解具体的辞格的特点,还要体会具体辞格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效果等。 写作训练 三年的初中时光已悄悄过去,分别就在眼前。请你运用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毕业赠言,赠给自己的老师或同学(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中考语文复习之 修辞手法 清中 杨艳 讲故事 昔具该死之德, 今有汉奸之才。 上联:昔具盖世之德 下联:今有罕见之才。 中考语文复习之 修辞手法 一、析辨修辞格 1.千寻绝壁松探海,万丈悬梯客掉魂。 2.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 3.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4.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5、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6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唐)刘禹锡《竹枝词》 7、 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死 8、旌旗十万斩阎罗---- 9、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对偶 夸张 反问 比喻 拟人 排比 设问 谐音双关 通感 借代 顶真 通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具体运用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2016宜昌市考纲》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重要修辞格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谐音、双关等,教材中常出现的还有借代、引用、反语、顶针、通感等。 考试题型主要有:1、直接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如何对对子、理解双关含义等;随文运用修辞进行仿写。 2、结合修辞手法对句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