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中文呈现工效学技术要求与评价》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移动终端中文呈现工效学技术要求与评价》团体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移动终端中文呈现工效学技术要求与评价》(计划编号:CESS2021006)
团体标准由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归口管理,计划于2021年完成报批。标准起草
小组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二、任务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性能和安全环保之外,
人们对产品的人性化和用户体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类工效学旨在按照人
的生理和心理特性设计和改善产品设计,符合人类工效学要求的产品能有效提高
产品的舒适度和使用质量,改善用户体验水平。视觉工效学作为人类工效学的分
支学科,主要研究如何设计全面舒适的视觉产品和系统来让人生活与工作更高
效、更有质量。
每天人们都会基于手机、PAD等移动终端进行数小时的阅读、浏览、搜索等
任务,网络课堂、网络会议、网络办公等也成为常态,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
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平台工具。中文不同于西文字母,其字形结构更
为复杂多样,与西文的显示要求不尽相同。中文字符如文字大小、笔画粗细、对
比度等特性是影响用户任务绩效和视觉体验的主要因素。当前,诸如文字尺寸、
笔画粗细等特性主要通过字号、字重等设计属性来描述。由于移动终端的硬件参
数、软件实现各不相同,这些设计属性并非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最终效果,因此无
法作为是否符合用户的视觉特性的设计要求和评价参数。
基于以上现状,有必要对移动终端中文显示定义物理值属性并规定其合适的
范围,方便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移动终端进行评价,以便使现有市场上移动
终端的中文显示更符合人的视觉特性。本标准拟从人的视觉工效要求出发,针对
移动终端载体的中文显示中的典型视觉要素,基于中文显示中人在阅读、浏览、
搜索等任务中的任务绩效和视觉舒适性,从终端用户的角度给出中文呈现中典型
视觉要素的工效学技术要求,同时给出规范的检测方法,对移动终端中文显示界
面从设计研发到生产检测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指导,从而提高移动终端显示整体工
效学设计水平,全面提升消费者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舒适体验,真正实现“以人
为中心”的设计宗旨。
三、工作情况
(1)2020年12月到2021年1月,标准起草组主要研究人员深入学习相
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其他类型的标准和技术文献等,并对与移动终端中
文呈现相关的技术指标做出了初步的了解和分析。标准起草组主要成员多次进行
内部讨论,对本标准的应用范围和主体框架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标准框架,并
初步形成了团标《移动终端中文呈现工效学技术要求与评价》草案稿。
(2)2021年1月至4月,标准起草工作组主要成员结合相关研究,确定
了标准中关键技术指标的研究方案和实验规范,并依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人类工
效学实验室,开展了与移动终端中文呈现相关的人类工效学实验测试,获得相关
实验数据,为本标准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3)2021年4月,标准起草组基于内部讨论意见,对标准的技术内容进
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并针对标准的重点章节作了进一步细致的修改,形成
了团标《移动终端中文呈现工效学技术要求与评价》征求意见稿。
四、标准编制的原则
本部分的制定符合产业发展的原则,本着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
性的原则来进行本标准的制定工作。
本标准起草过程中,主要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进行编写。
五、主要内容的说明
1、主要内容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移动终端中文呈现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工效学技
术要求和评价方法等。
本标准给出了用于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中文呈现的视觉工效学技
术要求和评价方法,适用于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中文呈现的检测与评
价。
2.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
本标准在研究阶段及前期的项目研究阶段,共开展了50多人次移动终端中
文呈现的人类工效学实验测试,获得了符合视觉工效学的文字大小、笔画粗细、
对比度等的适宜范围,为本团体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的数据支撑。
六、本部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本部分不涉及专利问题。
七、与国际、国外对比情况
目前国内尚无专门针对移动终端中文显示的视觉工效学设计及评价方法标
准。在国际标准中,主要针对的是字母文字的情况,而中文的情况更为复杂,国
际上对字母进行的规定并不一定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