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铁车站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ocx

发布:2025-02-03约1.8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地铁车站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一、地铁车站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技术概述

(1)地铁车站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直接关系到地铁车站的施工安全、工期进度以及后期运营的稳定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地铁车站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深度普遍超过10米,部分深基坑开挖深度甚至达到20米以上,这给基坑支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技术主要包括锚杆支护、桩基础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和支撑体系支护等。其中,地下连续墙支护因其施工速度快、防水性能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成为大跨度深基坑支护的首选技术之一。以北京地铁14号线某车站为例,该车站基坑开挖深度达到16米,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有效控制了基坑变形,保证了施工安全。

(3)在大跨度深基坑支护设计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环境因素、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例如,针对软土地质,可采用预应力锚杆支护或土钉墙支护,以提高基坑的稳定性。以上海地铁12号线某车站为例,该车站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密集,通过优化支护设计,成功实现了基坑的稳定开挖。此外,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还涉及基坑监测、施工组织、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协同配合。

二、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进展

(1)近年来,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新型支护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创新发展方面。以预应力锚杆支护为例,通过引入高强钢绞线和高性能锚杆,使得锚杆的承载能力和抗拔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据统计,预应力锚杆的锚固力可达到2000kN以上,有效支撑深度可达30米。在武汉地铁某车站深基坑支护中,应用预应力锚杆技术,成功解决了软土地质条件下大跨度深基坑的稳定问题。

(2)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大跨度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基于有限元分析、离散元分析等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者能够更精确地预测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以及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以某地铁车站为例,通过有限元分析,优化了支撑体系的设计,将支护结构的最大位移控制在15mm以内,满足了施工安全和工期要求。此外,针对复杂地质条件,研究者还开展了深基坑支护的动态设计研究,实现了施工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和调整。

(3)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在地下空间开发、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等领域,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以深圳地铁某车站为例,该车站基坑开挖深度达到18米,周边环境复杂,通过采用组合支护技术,如地下连续墙结合预应力锚杆,成功实现了大跨度深基坑的稳定开挖。同时,研究者还针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涌水、涌砂等风险,开展了针对性的技术研究,如抗渗加固技术、防砂技术等,提高了大跨度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

三、地铁车站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

(1)在北京地铁某号线的一座大型换乘站建设中,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周边密集的地下管线,采用了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技术。该基坑开挖深度达15米,宽度超过50米,周边环境对施工安全提出了极高要求。施工团队采用了地下连续墙结合预应力锚杆的支护体系,地下连续墙深度达到28米,有效控制了基坑的侧向位移和沉降。通过实时监测和动态设计,成功实现了基坑的稳定开挖,保证了地铁车站的顺利施工。

(2)上海某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深度达到16米,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众多。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不受影响,采用了组合支护技术。该技术包括地下连续墙、支撑体系和预应力锚杆。地下连续墙深度达26米,预应力锚杆的锚固力达到2000kN。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基坑的均匀沉降和稳定,确保了地铁车站的施工质量和周边环境的稳定。

(3)广州某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深度达18米,宽度超过60米,地质条件复杂,地下管线密集。针对这一情况,施工团队采用了深层搅拌桩结合地下连续墙的支护体系。深层搅拌桩的施工深度达到20米,有效加固了基坑周边土体。地下连续墙深度达30米,确保了基坑的侧向稳定。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严格的监测和及时调整,成功控制了基坑的变形,保障了地铁车站的顺利施工和周边环境的稳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