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科学人教版九级上.pdf

发布:2025-03-21约5.7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2、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

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

【实验准备】

准备: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蜡烛、水等。

学生准备:蜡烛、火柴

【安排】一

【教学设计】(第一)

导入新课

1.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

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

2.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

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的前身。

3.

书: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探究:

“前”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开放性的探究

学生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石蜡

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

“中”

巡回指导

学生观察燃烧过程

1、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

2、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小量澄清

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猜测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发出明亮火焰有浊泪,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分,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

较低,焰心温度最低,杯壁有水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演示:从蜡烛火焰中,可以引出一缕白烟

学生观察

结论:石蜡可以气化〔可观察到的现象〕

熄灭蜡烛“后”

指导

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合作去刚熄灭时的白烟,看能否燃烧。[]

分析、交流及得出结论:蜡烛熄灭后有白烟产生白烟能燃烧

交流汇报探究过程及结果

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与同学交流进行观察和描述

的体验。

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及体验

再探究

:对于有的组在交流中提出“异常情况”,请各抒已见

学生1、对图1-17操作的改进。

〔1〕用冷、干燥的玻片,在火焰外不同距离可观察到不同的现象。

〔2〕用石灰水润湿烧杯内壁。如图1-17罩在火焰上方……

2、对用火柴梗实验的异议。

改用洗净干燥的“雪糕”木片削成细木条来代替火柴梗。

结论:1、有的组,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烧杯内气体扩散,使石灰水变浑不明显。

2、火柴梗短不安全,有的同学未去掉火柴头就更不安全。]

课后作业(弹性):

1、有的话,可围绕今天的探究实践,写一篇关于蜡烛的习作。

体裁不限:综合报告、科技小、科普小小说、科幻故事……题目自拟:如“蜡烛自

述”、“烛光探秘”、“小小蜡烛知多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