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发布:2025-02-22约1.86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际,一个文明较高的商朝,被文明较低的周朝所取代,这件事情本

身必会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反省。他们还免不了会问自己,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么强

大,而且主导北方中国的商王国,居然被小小的周国灭亡了?他们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

“”

命,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亲。这可说是第一次道德的意义超

“”

越人类力量的命运。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

的后代与他们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易经》中所谈的命运,不完全

是盲目的,人类本身对自己的命运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人类自己所做的种种抉择,会改变命

运发展的方向。这个观念与天命具有道德意义是相互配合的。

等到西周覆灭,周人的封建系统在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不再有过去那样的自信,也不再

有过去那样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义必须要有新的解释。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

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在孔子承受同时代人的迫害时,他曾经

说:天给了我这个天命。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有了这样的任务,迫害我的人又能

拿我怎么样呢?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

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使命。

“”

汉代编辑成书的《中庸》篇曾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最近在湖

“”“”

北荆门市郭店出土的战国文书《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里的天,不一

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

“”“”“”“”

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词。按照天命之谓性的说法,

人之本性来源于天,由天所赋予,所以人性等同于天德,因此人们经常把人生来具有的本性

“”

称之为天性。

如果儒家学派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

而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禀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

“”“”

为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孔子赋予它一个新的意义,仁这个字相

当于整个的人性。这一个命题,应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假设。

如孔子所说,仁作为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性,那么怎样发抒人性

“”

才使人有资格成为仁人君子?仁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仁是人性的本质,也是一个人性格成

长的种子。由《论语》来看,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中心,但是孔子很少触及群体的仁,很少

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也

“”

使得这个人成为仁人君子。理论上,社会有许多仁人君子时,应当是一个美好的、符合最

高人心的社会。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为每人都有应当去做的事情,但他去做这些

事情时,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

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孔子自己的一生就是这种主张的例证,他出生在一个社会政治动乱

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像苏格拉底那样周游列国,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虽然一切

努力都没有结果,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