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6湘教版必修2.doc

发布:2025-03-20约4.3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9-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更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设计思路】

1、在新课标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观念和地理实践力这四大要素。这四大理念也是引领我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选择了学生所熟识的西安市以及武汉市作为案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实力,让学生学会分析、理解地理过程与规律,以及体会人地关系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2、课标明确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化理念的充分体现。因而,本节课老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须要做的是创建出教学情境与学生生活情境碰撞的机会,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

3.整合教材。本节课设计到正文11段,阅读材料3个,活动4个,教材篇幅较大,因而须要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关于本节课节课,希望设计为一条“区域+话题”的思维链。将若干个系统学问整合于了解武汉市及西安市这两个城市的发展的教学情境中,以该情境为主线索,将分散的学问点相互融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学情分析】

原有认知发展分析:中学学生处于辨证逻辑思维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已经对新的学习方式有所适应,具备了肯定的地理自主学习和探究实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适当完成资料分析和自主合作学习的任务。

原有学问结构分析:义务教化阶段地理课程中关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内容占了肯定的比例,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因而这部分内容应当简洁讲解。

生活体验:对于生活在西安市的学生来说,关于交通运输对于商业网点的影响感受较深,对于身边的地理事物,学生的爱好特别深厚。因此,学生已经积累相当多的有关交通运输对于区域发展的感性学问,我们的地理课程是在学生已有的大量感性学问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理性思索,并通过相识聚落的形态、分布特征来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1.通过为物流货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说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依据,并相识交通运输对于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2.以武汉、扬州为例,归纳在不同历史阶段,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变更对聚落空间形态与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时空变更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3.通过分析目前西安市区商业中心的布局特点,理解交通运输对于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并运用所学学问为家乡商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表的阅读及问题的引导,实现学生读图、析图实力的提升;

2.通过案例的探讨培育学生合作探究和学问迁移实力;

3.通过阅读地图,培育学生的读图、析图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1.分析“交通运输的发展变更”建立关切时事、科技创新的思想;

2.通过西安、武汉等城市的发展,培育学生关切国家、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更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难点:交通运输及其变更对聚落的影响。

【教学方法】

采纳引导——发觉式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法、比较分析法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图片玉祥门外的巨石雕像,介绍古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对

于西安发展的影响。

老师过渡: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不相同,资源供应在全球的安排极不平衡,而交通运输是联系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交通运输网络一旦形成,其对聚落、城镇分布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是巨大的。今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交通运输概述

请同学阅读课本76页第一段内容,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方式、特点。完成材料中的问题。

西安某物流公司的货物清单

请你设计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订货单号

货物名称

货物数量

发货时间

货物目的地

收货时间

01

煤炭

1000吨

2017-5-3

河北沧州

2017-6-5

02

双星运动鞋

100双

2017-5-3

宝鸡

2017-5-4

03

急救药品

两箱

2017-5-3

乌鲁木齐

2017-5-4

04

海尔冰箱

10000台

2017-5-3

美国洛杉矶

2017-7-1

【过渡】生产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在区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至关重要。出示武汉地理位置图和景观图,并简洁介绍武汉目前的发展成果,从而进入合作探究一。

【合作探究】将全班学生以四人为小组单位,分为三大组,合作探究老师在学案中出示的问题。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以武汉市为例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1.据图1分析明代武汉城区形成的缘由。

2.思索交通运输对聚落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