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教案(表格式)-2025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教案首页
上课班级
23电运二班
23高职计网
23智维二班
23智维一班
日期(节次)
9.25(1、2)
9.10(1、2)
9.11(1、2)
9.12(3、4)
上课班级
23机电三班
日期(节次)
9.12(5、6)
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4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分配制度等。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就业单位的所有制性质有全面的了解。
素质目标:树立竞争观念和法治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信心,拥护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
教学重点: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内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我国的分配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教学难点:坚持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教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案
授课方式(请打√):
理论课(√)实训课()习题课()其他()
系部主任:
教研组长:
任课教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教案内页
教学流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复习提问
中国近代史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教师总结
导入新课
给出本课议题“为什么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学生思考
新课讲授
第4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阅读书中内容回答】
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②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
③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
④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阅读与思考】生活中,我们会和各种市场主体打交道,享受各种产品和服务。
提问:这些商品和服务一般由哪些所有制经济的市场主体生产和提供?
【教师总结】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总结后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包括哪些,并分别举例介绍。
2.保证社会主义性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逐步调整,公有制
提出问题。
学生根据书中内容和知识积累,进行预习。
指
指
师生互动,可畅所欲言自己所知道的企业都是哪些经济形式的。
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比重不断变化,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我们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阅读书中内容回答】
①按劳分配的依据、基本内容分别什么?
②除了按劳分配外,我国还存在哪些分配方式?
1.我国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的意义: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提问:除了按劳分配外,我国还存在哪些分配方式?
生产要素: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
【巩固练习】
华为的技术人员年收入30万元左右。
国家电网工作人员月工资收入一万元,年底还有2万元奖金。
……
【相关链接】我国的居民收入的途径:(1)劳动性收入(2)财产性收入(3)经营性收入(4)转移性收入
2.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共同富裕
【阅读与思考】
提问: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共同富裕的认识。
【教师总结】共同富裕≠均等富裕/均等贫穷。承认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承认不懂程度的富裕。
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
生
生
E户天系
生
决淀
saAav
sun
0*
.
.⑨
d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③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
【教师总结】提高效率好比要把蛋糕“做大”,分配公平则好比要把蛋糕“切好”。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致富手段要合法才算公平,国家鼓励勤劳创新致富。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阅读书中内容回答】
①什么是市场经济体制?
②市场经济中,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1.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