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探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阳光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探索
奉化市奉港中学 徐伏儿
摘 要:阳光教育就是用阳光之心培养阳光之人的教育,其特点是激励与唤醒、自主与和谐、有效与高质。奉港中学针对压抑师生成长的“灰色”现象,通过实施阳光管理、培育阳光教师、打造阳光课堂、培养阳光学生等行动,促进了学校内涵式发展,使校园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成长的平台,也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灰色教育;阳光教育;行动
阳光是光明、温暖与生机的象征;灰色是暗淡、颓废与压抑的表现。给予阳光,就是给予个体生命成长的力量和快乐的氛围。实施阳光教育,就是以阳光之心培育阳光之人,即还原教育的本质功能,尊重生命,关注成长。然而,现实中因受教育功利化、短期化的影响,许多学校不乏存在“压、禁、限”等压抑师生成长的“灰色教育”现象。因此,破解“灰色教育”现象,实践“阳光教育”理念,积极为师生营造一个快乐、温馨的成长环境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本文就“阳光教育”理念在奉港中学中的行动,谈些实践的体会,以期共同关注这一充满活力的教育思想。
一、对“灰色教育”现象的批评
教育是促进个体生命健康快乐地成长的活动,同时也承载着传承和创造人类文明的使命。然而,由于当前的中、高考制度尚不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尚不配套,教育的使命却越来越被边缘化和功利化。这正如学者邹国志所言那样,“教育过多地负载了满足社会公众子女升学需求的使命。”于是,学校几乎变成了“制造工厂”,以工程师的理念、用造机器的手段,来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人。这样的教育必将导致“学生的精神世界往往被禁锢在循环往复、重复机械的负重学习状态下,无法体验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好奇、求异的天性也被淹没在书山、题海之中。”这种教育被华中师大周洪宇教授称之为“灰色教育症”。
考察当前的“灰色教育症”,大致存在着三种现象:一是“灰色教育”,即重学业成绩提高轻行为习惯的培养、重时间投入轻效益提高、重知识灌输轻方法指导和兴趣的培养、重学校课堂教学轻家庭社区教育。造成教育观念、评价观念和评价机制的偏差;二是“灰色教师”,即个别教师对于自身的要求仅停留在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期望着学生考试有好分数,对于自身专业上的成长很少甚至不敢要求,最终导致教育教学效率不高;缺少自我追求的教师往往得不到幸福与快乐的体验;三是“灰色少年”,即所谓的道德滑坡、体质下降、不会合作、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部分青少年的心灵“阴暗”。对孩子不正确的评价、以分数至上要求、不重人格健康发展的教育,造就了赫伯特?马尔库塞所言的“单面人”,即“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只有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
面对“孩子们厌学、教师负重而行、家长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学校忽略师生在校生命质量,以摧残生命为代价去拼取所谓的成功的教育”现象;面对“灰色少年、灰色教师、灰色教育”对生命摧残的症状,我们不得不思考“生命成长”的哲学主题。不可否认,生命的成长在于阳光,因为阳光是光明,是多彩,是力量,是活力,是快乐,也是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和自然态。因此,要驱散教育中的“灰暗”,必须要用阳光的教育,从而让师生充满朝气和活力。
二、对“阳光教育”理念的认识
从自然现象看,阳光是万物萌芽、生长、结果的能源;从人性方面理解,阳光是向上、向善、向美的的精神;从教育角度来说,阳光是一种能量、一种心态、一种文明,也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和乐的教育方式。借用杜威的“教育即生长”、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观点,阳光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阳光的教育,用阳光实施的教育,使人变得象阳光一样灿烂的教育”。
事实上,“阳光教育”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它能集众家之长,是在吸收和借鉴激励教育、爱心教育、赏识教育、生命教育等众多教育思想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整个过程的教育理念,它是使自己阳光,给别人阳光,让大家共同阳光的教育。根据这一观点,我们认为,阳光教育核心理念就是尊重生命个体成长的自然规律,为师生身心健康负责,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要创建阳光的校园、造就阳光的教师、培育阳光的学生。换句话说,就是以学校真善美办学理念为价值核心,以促进学校特色优质发展、提升师生生命质量为目的,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师生,使他们成为具有“阳光人”,即有追求、有成就、有快乐、有发展的人。因此,激励与唤醒、自主与和谐、有效与高质是阳光教育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1.激励与唤醒
激励就是激发人的潜能,唤醒就是获得人的心灵解放。事实上,人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从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和潜能感唤醒。因此,教育应该关怀人的这种生命的冲动意识,使学生在现实中能够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大胆地去展现自我。阳光教育就是唤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