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某大桥施工组织设计书.doc

发布:2017-03-14约2.11万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溪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编制依据 ⑴福厦铁路工程招投标文件; ⑵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 ⑶《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⑷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的实地勘察、调查所掌握的情况; ⑸本工程要求的质量标准、工期及我单位的创优规划; ⑹我单位的实际施工水平、施工能力及机械设备。 编制原则 ⑴科学安排施工、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安排好控制工程的工期,确保工程总工期的实现; ⑵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⑶确保工程施工和防洪渡汛的安全; ⑷优化施工组织方案,确保工、料、机的合理配置; ⑸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保少占山林和耕地,保护水源。 ⑹尽量减少施工对当地群众正常生活生产的影响,文明施工,保护环境。 二、工程概况 ⒈工程概况 苏溪大桥位于渔溪镇柳厝村、下里村。起讫里程为D1K68+910.26~D1K69+120.1,全桥长209.88米,直线桥。大桥的中心里程为D1K69+015.00;本桥环境水对砼无侵蚀性。本桥基础除0#台按摩擦桩设计外,其余墩台均按柱桩设计,桩身需嵌入基岩弱风化带(W2)不少于2m且不少于设计桩长。本桥上部结构为6×32有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后张简支箱梁。 ⒉主要工程数量 1.1.1工程数量表 序号 部位 名 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桩基 1 桩身C30砼 M3/个 1608/60 2 钢筋 T 480 二 承台 1 C30砼 M3 1036.6 2 钢筋 T 25.7 三 墩台 1 墩身C30砼 M3/个 319/5 2 台身C30砼 M3/个 518/2 3 钢筋 T 3.8 四 围堰 M3 1227 ⒊水文及工程地质 ⑴气象特征 本桥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不甚分明,冬无严寒,夏季酷热。年平均气温约20℃,一月平均气温为16.1℃,七月平均气温为28.5℃,七月至九月气温最高,最高气温38℃~39.4℃;一月至二月气温最低,最低气温-2℃~-3℃,偶有霜冻。多年平均降雨量1093.7~1432.0mm,雨量多集中在3~9月。10月至次年2月少雨,天高气爽。7~9月为台风暴雨期,全年大于25 mm的降雨 日为12.3天~15.8天。 ⑵水文情况 苏溪大桥下为苏溪,水流不大。沿线是渔塘、低地。沿线水质经普查资料分析,对混凝土无腐蚀。 ⑶工程地质 线路地处东南沿海,地貌单元主要为低山丘陵地貌、滨海平原台地地貌及冲积平原地貌。本桥地层岩性覆盖层第四系土层,主要地层依次为粉质粘土,卵石土,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花岗岩。 ⑷地震度参数 本桥所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 4.工程特点、难点及相应对策 (1)工程特点 ①本桥处于苏溪及鱼塘范围内,需要涉及改沟,鱼塘及河流处需围堰、抽水,填筑便道等,施工干扰比较大。 ②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雨量多集中在3~9月, 7~9月为台风暴雨期,全年大于25 mm的降雨 日为12.3天~15.8天,给施工带来了很多影响。 (2)工程重点、难点 ①本桥有桩基60根,位于河流及鱼塘中,地质情况复杂。 ②墩台身及承台砼体积大。 (3)相应对策 ①根据桥位地质情况,钻孔桩采用冲击循环钻机钻孔,以加快施工进度。 ②大体积墩台身砼施工浇筑时,采用降低水化热的措施,加强温控,避免出现大体积砼温度裂纹。 ③0#台、1#墩、6#台施工时,先采用草袋围堰,然后筑岛填土分层压实。 三、总体施工部署 ⒈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桥梁工程由一个桥梁专业施工队担负施工,施工队就近租住砖厂厂房,为生活、生产区。主要负责苏溪大桥下部结构施工。计划 2006年7月12日开工, 2007年1月27日前完工,施工计划工期为6.5个月。桥梁工期计划见桥梁工期要求。 (1)桩基:2006年7月12日~2006年11月10日 (2)承台:2006年9月15日~2006年11月25日 (3)墩台:2006年10月1日~2006年12月10日 (4)箱梁架设:2006年12月1日~2006年12月25日 (5)附属工程:2006年12月16日~2007年1月27日 ⒉人员和机械安排 人员到场情况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电工 2   2 钻机操作人员 5   3 钢筋工 2   4 电焊工 2   5 模板架子工 2   6 混凝土工 12   7 吊车司机 1   8 挖掘机司机 1     合计 27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数量 备 注 1 冲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