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LNCP 4101-2024 梅花鹿主要传染病免疫技术规范.docx
ICS67.120.01
CCSX22
JLNCP
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团体标准
T/JLNCP4101—2024
梅花鹿主要传染病免疫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mmunizationofmajorinfectiousdiseasesofsikadeer
(报批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4-12-31发布 2025-01-01实施
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发布
T/JLNCP4101
T/JLNCP4101—2024
I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农业大学提出,由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东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东丰县梅花鹿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吉林省瑞欣养殖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菲、杜锐、李健明、刁乃超、孙印石、赵立峰、曾范利、时坤、宗颖、冯海峰、王巍、高钰淇、贾秀明、李婷、向梅梅、于佳宇、姜秋池、张一凡。
T/JLNCP4101
T/JLNCP4101—2024
PAGE
PAGE1
梅花鹿主要传染病免疫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主要传染病免疫的疫苗、免疫技术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梅花鹿的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小反刍兽疫、粘膜病和肠毒血症的免疫预防。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635
动物防疫基本术语
GB/T
18637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诊断技术规范
GB/T
18645
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
GB/T
18646
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
GB/T
18935
口蹄疫诊断技术
GB/T
27982
小反刍兽疫诊断技术
NY/T
3073
家畜魏氏梭菌病诊断技术
术语和定义
GB/T18635和DB22/T173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疫苗
选择
所用疫苗应是经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符合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规定。
选择与本地流行毒株抗原性匹配的疫苗,疫苗产品信息可在中国兽药信息网“国家兽药基础信息查询”平台“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数据”中查询。
每次免疫时,应选用同一企业生产、同一批次的疫苗。
运输与贮藏
应在2℃~8℃下避光贮藏或-20℃冷冻贮藏。疫苗全程冷链运输,避免阳光直射。
使用要求
疫苗使用前,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标签是否完整,包括疫苗名称、免疫剂量、生产批号、批准文号、保存日期或失效日期,生产厂家。
疫苗出现下列情况不得使用:
——疫苗瓶破损、瓶盖或瓶塞密封不严或松动;
——无标签或标签不完整;
——超过保存期;
——色泽与说明不符;
——瓶内有异物;
——发生沉淀、破乳或超过规定量的分层;
——有霉变、有异味、无真空。
使用时应恢复至室温且充分摇匀,限当日用完。
布鲁氏菌活疫苗(A19株)对人有一定致病力,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护,避免感染或引起过敏反应。
使用弱毒疫苗的前后5天~7天内不要在饮水和饲料内使用抗生素和消毒药物。
免疫技术
口蹄疫
免疫对象
适用于3月龄以上的健康梅花鹿。
疫苗
宜采用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
接种时间
仔鹿在断奶分群时。成年鹿在配种前1个月。
接种方法
颈部或臀部肌肉注射。
免疫期
个月。
效果评价
按GB/T18935的规定执行。
布鲁氏菌病
免疫对象
按GB/T18646的规定检测,结果为阴性的鹿方可接种。
种鹿和无疫病净化区鹿群不接种。
疫苗
宜采用布鲁氏菌病活疫苗(A19株)。
接种时间
春季、秋季。
母鹿应在配种前1个月。
接种方法
皮下注射。
免疫期
72个月。
效果评价
按GB/T18646的规定执行,免疫后4周内测定抗体转阳率。
结核病
免疫对象
仔鹿和育成鹿。育成鹿按GB/T18645的规定检测,结果为阴性的鹿方可接种。
疫苗
宜采用冻干卡介苗(BCG)。
接种时间
仔鹿出生即接种。育成鹿可加强免疫1次。
接种方法
出生仔鹿在皮内注射或耳部皮下注射,育成鹿皮内注射。
免疫期
终身免疫
效果评价
按GB/T18645的规定执行。
小反刍兽疫
免疫对象
适用于1月龄以上的健康梅花鹿。
疫苗
宜采用小反刍兽疫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