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口腔组织病理学3-2牙体组织.ppt

发布:2016-11-29约3.4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牙体组织:牙本质(dentin) 学习要求: 掌握:牙本质的组织学结构,包括牙本质小管及成牙本质细胞突起;间质的结构有小管间牙本质、小管周牙本质、前期牙本质、球间牙本质、生长线、托姆斯粒层、罩牙本质。 熟悉:牙本质的增龄和反应性变化,包括继发性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透明牙本质及死区。 了解:牙本质的神经分布与感觉;牙本质的无机物与有机物。 牙体组织:牙本质/理化特性 硬度比釉质低,比骨组织稍高,平均约为68KHN 弹性:给釉质提供缓冲环境 渗透性:组织液和局部液体介质和离子可经过牙本质 含细胞成分(不同于釉质) 牙体组织:牙本质/理化特性 无机物约占70%(45%),主要也为磷灰石晶体,但其晶体比釉质中的小,而与骨和牙骨质中的相似 有机物为20%(33%):胶原蛋白(18%),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s)、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及胺基多糖(glycosaminoglycans)等 水为10%(22%)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牙的主体 含细胞成分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牙本质小管、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和细胞间质 牙本质小管 (dentinal tubule) 充满了组织液和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牙本质小管: 走行方向:放射状、较直、“ ~”型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牙本质小管: 管径:3-4μm、lμm 侧支: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odontoblastic process) 牙本质小管内,分支并与邻近的突起分支相联系 分布范围:至牙本质小管的近髓端l/3或l/2 细胞器:微管、微丝、线粒体和小泡、致密体 成牙本质细胞突周间隙(periodontoblastic space) 限制板(lamina limitans),它含有较高的氨基己糖多糖(glycosaminoglycans),可调节和阻止牙本质小管矿化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细胞间质:以矿化形式存在 胶原纤维:I型胶原,与牙本质小管垂直而与牙表面平行,彼此交织成网状 磷灰石晶体:比釉质中小,长约20-100nm,宽2-3.5nm,呈针状或板状。这些晶体沉积于基质内,其长轴与胶原纤维平行。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细胞间质: 管周牙本质 (peritubular dentin) 管间牙本质 (intertubular dentin)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细胞间质: 球间牙本质 (interglobular dentin) 形态: 分布: 成因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细胞间质: 生长线 (incrementa1 1ine,von Ebner line) 形态:与牙本质小管垂直 走行:表示牙本质周期性发育和形成 宽度:4-8μm,加重的生长线称欧文线(Owen line) 新生线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细胞间质: 托姆斯颗粒层 (Tomes granular layer) 成因:成牙本质细胞突起末端的膨大、末端扭曲所至;矿化不全 部位: 形态: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细胞间质: 前期牙本质 (predentin) 概念: 分布: 形态: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细胞间质: 原发性牙本质(primary dentin):牙发育完成之前所形成的牙本质 (Korff)纤维 最先形成的紧靠釉质(罩牙本质 mantle dentin)和牙骨质(透明层,hyaline layer)的一层原发性牙本质 髓周牙本质(circumpulpal dentin):在罩牙本质和透明层内侧的牙本质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细胞间质: 继发性牙本质(secondary dentin):牙发育完成形成的牙本质,属增龄性改变 部位:磨牙、前磨牙髓顶和底比侧壁的厚。 形态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反应性改变 修复性牙本质(reparative dentin) 概念: 部位: 形态:骨样牙本质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反应性改变 透明牙本质(transparent dentin)硬化性牙本质(sclerotic dentin) 成因: 形态: 意义: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反应性改变 死区 (dead tract) 成因: 形态: 牙体组织:牙本质/感觉 神经传导学说 (direct innervation theory) 转导学说 (transduction theory) 流体动力学说 (hydrodynamic theory)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