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专题会议,教学副校长讲话:学生不爱学!老师累成狗!三大转变让教学质量立刻提升!.docx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全新的课堂教学思路。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什么要从转变教学理念做起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课堂教学则是教学质量的核心。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从转变教学理念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如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所言:教育要改革,首先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这句话道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在诸多学校的课堂中,满堂灌、题海战术仍然是主流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入手,重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型。
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是靠简单地增加课时、增加练习量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从理念上进行根本性变革。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如何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将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者。这种模式下,学生虽然可以获取大量知识,但缺乏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未来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存库,而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要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教师需要:
1.改变教学目标设定,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融合,不再单纯以知识点的覆盖率作为教学成功的标准。
2.优化教学设计,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实践来获取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授计算方法,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讲解文章内容,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各学科教师要明确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有效培养这些素养。
(二)从教师主导向师生互动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一直是教师说了算,教师讲什么、怎么讲,学生就学什么、怎么学。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实现从教师主导向师生互动的转变,我们需要:
1.重构课堂教学结构,创设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要学会少讲多导,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包办代替。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要相信学生有学习的能力和欲望,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成长需求,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发展。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和知识建构者。这种转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也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局限于教材内容和课堂空间,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开放的课堂教学则强调打破学科界限,拓展教学空间,将课堂与现实生活、与信息技术、与学科前沿紧密联系起来。
要实现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的转变,教师需要:
1.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融合。如语文与历史的融合、数学与物理的融合、生物与化学的融合等,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拓展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3.创新教学方式,引入项目式学习、问题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放的课堂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开放,更是思维空间的开放,是教与学关系的开放,是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的开放。通过开放的课堂教学,学生能获得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学习体验,形成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灵活的思维方式。
三、如何保障教学理念转变的有效实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实施教学改革的主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1.强化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帮助教师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和先进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
2.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鼓励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