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ppt

发布:2025-03-21约3.85千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队历年来典型事故案例;第一起事故:1996年2月5日***〔外号***〕等3人坠落死亡事故;二、事故发生经过;三、事故发生的原因

直接原因

矿长***违章指挥,在没有采取任何防坠措施的情况下,带着有关人员共5人进入危险区域处理堵塞故障。

间接原因

矿长***、施工队长及工人均缺乏根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存在侥幸心理,盲目估计被堵物厚度在场7-8M,主观地认为堵塞物不会轻易垮塌;

矿长***、施工队长及工人均未经过平安技能培训,不能识别危险极其防护方法;

矿山平安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第二起事故:1999年7月27日***钻塔坠落重伤事故;二、事故经过

1999年7月27日下午8点左右,在***县***峰矿区施工的勘察公司106号机从事拆塔工作,包括***在内的四名工人在拆卸13.5米钻塔时,***从约9米的高处坠落受重伤,经过先后一年的治疗也未能治愈,落得下肢瘫痪。;三、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上塔作业未系平安带,违反了“高处作业〔超过基准面2米以上〕必须系平安带〞之规定,违章作业。

间接原因:

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存在随意性;

机长不在现场指挥,也没有安排专人统一指挥和监督;

全员对拆卸钻塔是否应当系平安带的问题上态度不一致,存在“塔上系平安带易系错,反而会导致事故〞,即“因噎废食〞的错误认识。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平安教育培训不够。;第三起事故:2000年8月25日***右小腿绞伤截肢事故;二、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工段长违反了“试机启动必须呼唤、确认〞的规定;

球磨工***急功近利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机器内处理故障。

间接原因:

用人缺乏筛选和甄别,将反响迟钝的人安排在机器操作岗位上;

缺少机修程序化的管理制度等措施;

培训教育不到位,平安意识差;

检修等重要环节没有厂领导组织和统一指挥;

事先没有制订检修方案。;第四起事故:2001年6月26日***份厂破矿班长***右腿骨折重伤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有梯子不用,图省事,违反了“在任何情况下,禁止跨越运输皮带〞的规定。

间接原因:

设备设施设计不完善,破碎平台没有装设固定式人行梯及防护栏;

破碎系统工艺存在缺陷,卡堵料故障率高;

员工???意性强,缺乏规矩意识的培训和教育;;第五起事故:2002年12月5日***公司选矿厂杂工***重伤事故;2、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没有设置上下工作平台的人行梯,设施有缺陷。

间接原因:

管理者对因处理的原料变化产生的工艺问题重视不够;

用油桶和木板搭建的临时工作平台缺乏稳定性;

12月份室外天气寒冷,捅料工***长时间坐在平台上工作造成肢体麻木,造成手脚不灵活。

管理者对5个月内环境气温的变化给室外工作员工带来的不便未引起注意。;3、责任分析:

是一起因管理者对生产管理重视不够,致使设施存在缺陷而导致的责任事故。

4、教训与对策:

管理者必须重视本单位范围内各种设备设施、工艺条件、材料和原料及人员等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遵循OSHMS的原那么做好非常规活动中危险因素的辨识;

加强全员平安意识的培训教育,使员工能发现本岗位及工艺设施存在的隐患,处理或报告;

杜绝临时凑合思想。;第六起事故:2003年8月22日****房铁路防风改道工程工地1人死亡事故;2、事故现场示意图

空压机

潜孔钻倾倒方向

控制台

支腿;3、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控制台设计不合理〔四角凳顶一侧装设操纵开关和把手,不稳定〕。

间接原因:

班长****未坚守岗位〔潜孔钻立好后,***没有前往控制台处,而是往驻地走〕;

管理人员对简易潜孔钻设备的特性没有完全熟悉;

没有制定设备作业规程,设备操作程序不清楚;

对前期发生的简易潜孔钻倾倒和控制台倾倒事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危害性认识缺乏,故而没有制定防范措施;

为了赶工期,对员工教育培训不够。;第七起事故:2004年4月25日某金矿炮烟中毒2人〔死亡1人〕事故;2、事故现场示意图

通风兼平安出口;4、责任分析

直接责任:

矿长应承担该起事故的直接责任。

主要领导责任:

作出省略另一条天井这个决定的人员(据称,是一位分管该矿的副队级领导)。

管理责任:

施工队长对明显的违章行为未制止,且进行了实施;

两名受到事故伤害的出渣工没有责任。;;;;;三、事故责任分析

这是一起违章作业导致的重大责任伤亡事故。

在坑口负责人不在的情况下,施工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