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一班垃圾分类.docx
小一班垃圾分类大手拉小手
教师: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垃圾分类标记。
2.尝试按标记给垃圾进行分类。
3.懂得垃圾分类的方法,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几种垃圾分类标记,尝试按标记给垃圾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懂得垃圾分类的方法,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
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等,4只垃圾分装桶,上贴4种标志。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创设情境,活动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在随地丢垃圾的地方看看(图片)
你们看,地上是什么呀?(垃圾)
一小朋友想象一下要是你住的地方到处都是这种垃圾,你觉得怎么样?那我们该怎么办?
引导小朋友尝试发言。(应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教师总结:对,我们就应该把这些垃圾宝宝放到垃圾桶里,把它们送回家!
(二)展开部分
1.认识垃圾分类的标记。
教师展示垃圾宝宝的“家”
尝试让幼儿说说这些图示分别表示什么,教师并进行引导。
你们看,这就是垃圾宝宝的家-一垃圾桶,你们认识它们吗?让幼儿说说。
-小朋友们真棒,都认识了这些标记,接下来我们每人选一个垃圾宝宝,把它送回家。
2.垃圾分类
(1)幼儿第一次操作:垃圾分类
检查分类情况。
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垃圾宝宝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家。(教师与幼儿一起看,不对的进行讨论,应该放在哪里。)-这个桶里面是纸张,它是纸张宝宝的家;这个是塑料袋,它是塑料宝宝的家;这个里面是果皮,它是果皮宝宝的家;里面是金属,它是金属宝宝的家。
(2)幼儿第二次操作:垃圾分类
现在这些垃圾宝宝都找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看那边还有许多垃圾,我们把它们也送回家吧。
(幼儿自由选择垃圾,然后一个一个的对垃圾进行分类,教师一旁指导。)
——垃圾宝宝都已经送回家了。那谁能告诉大家把这些垃圾一个个分开有什么用呢?邀请幼儿尝试回答。
那让老师告诉你们,其实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比如喝过的易拉罐可以制作笔盒;废纸可以再加工变成新的纸,小朋友们可以继续画画、写字;塑料瓶也可以再加工变成新的,再灌水;还有这些果皮就被埋在地底下了。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干干净净的,也让我们的清洁工叔叔阿姨们减少了工作量。所以我们小朋友在平时不要乱扔垃圾(尝试让幼儿结合生活实
际举例子),做一个环保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能!)那让我们一起从今天做起。
五、活动延伸
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向父母宣传垃圾分的意义,做个“环保小卫士”。
六、活动反思
活动源于生活中多数幼儿出现了把厕纸垃圾、骨头倒进了纸张垃圾桶的现象,并且不知道为什么要分开放这些垃圾。所以我们一起了解了许多关于垃圾的初步知识。在游戏中了解分类垃圾桶的作用,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的内容符合幼儿兴趣,同时又具有一定挑战性,有利于幼儿动手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