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因素分解.ppt

发布:2016-10-23约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生物学因素 引言 “你说我们的宝宝会是男孩还是女孩?”刚得知自己 已经怀孕的文清一脸幸福地问道。 “我希望是个女孩,能像你一样漂亮。”身旁,体贴 的丈夫说。 “不,还是男孩好!” “为什么呀?” “是男孩的话,就算长得像你也不用担心啦!嘿嘿 ……能像你一样聪明就可以了!” 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基础,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刹那就已经决定了,它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由遗传构造、生理成熟和神经功能支配的; 一、遗传力及其研究方法 何谓遗传力: 评价遗传对行为影响的两种主要策略: 选择性育种(selective breeding) 家谱研究(family study) 选择性育种 老鼠走迷宫试验(Tryon,1940)⊙ 家谱研究 家谱研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双胞胎研究(twin study) 双胞胎分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两种。 同卵双胞胎:同卵双胞胎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在子宫内还没着床前,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并分别着床发育成人的。他们的基因是100%完全相同的,因此他们性别相同,且就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有时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难以分辨。这种相似不仅外形相似,而且血型、智力、甚至某些生理特征,对疾病的易感性等都很一致。我们常说的连体婴儿,实际上就是这种单卵双胎,只是由于当初受精卵分裂时的不完全造成了某些部位相连。 异卵双胞胎:(fraternal twins):两个受精卵各有自己的一套胎盘,相互间没有什么联系,叫做异卵双胎,异卵双胞胎性别、相貌等外形特征都可以不同,比如我们常见的龙凤胎。 二、遗传对气质、人格的影响 1、气质遗传的可能性 何谓气质:稳定的个性差异。 气质这个词隐含着行为的个别差异有生物的基础,并且这个基础是会遗传且稳定的(Bates,1987;Buss Plomin,1984)。 从幼儿期初期开始,活动量、注意的需求,易怒及社交能力等气质,同卵双胞胎的相似性都高于异卵双胞胎的相似性)。 不同背景的婴儿从生命的最初几天开始,就已显露出不同的气质特征。(Freedman,1979) 三、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任何一种基因缺陷,对神经、精神、病理性行为障碍等的 发生都可能是危险因子。 关于遗传对变态行为影响的证据,主要是来自家谱研究,研 究者计算各种疾病“一致率”(concordance rate)的资料。 针对一些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双胞胎所进行的研究发现,同卵 双胞胎的平均一致率为0.46,异卵双胞胎的平均一致率为 0.14(Gottesman Shields,1982),表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会遗传的疾病。 遗传可能使个体获得了某些心理和行为特征的遗传潜质或 易感性,但只有在极大压力的生活事件下才可能真正的引 发问题。 近期对神经系统的微观研究也证明了遗传因素与某些心理 和行为异常的关系。 四、遗传与环境互动的特征 遗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潜质,但发展 的结果却是遗传与环境互动、环境作用于遗传的结果。 斯卡尔等人(Scarr McCartney, 1983)提出了一种解释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至少有三种方式: 被动的互动 唤起性的互动 主动性的互动 个体的生物因素规定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而个体的环境教育条件确定了儿童发展的现实水平。 一般情况下,儿童的发展潜质是相当广阔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环境条件对个体发展的现实水平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一个个体从受精卵开始究竟是如何发展的? 一、胎儿的身体生长发育 当女性卵巢排出的卵子在通过输卵管到子宫的过程中遇到 男性的精子而受精的那一刻起,新的个体就出现了。 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要经历270天左右,其间,受精卵 经过不断的自我复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 胚种期 胚胎期 胎儿期 二、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 (一)致畸因子 致畸因子指所有的能对胎儿造成损坏的因子。 致畸因子造成的伤害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它 可能取决于致畸因子的剂量、遗传特征、暴露于致畸因子时 间。 (二)母亲的其它因素 母亲的疾病 母亲的营养 母亲的情绪压力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因为最初是从菠菜叶子中分离提取出来的,故得名“叶酸”。叶酸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增强免疫能力,一旦缺乏叶酸,会发生严重贫血,因此叶酸又被称为“造血维生素”。   叶酸是预防宝宝出生缺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