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七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3-29约6.6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七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经典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1.在银行和商场,人们使用验钞机来辨别钞票的真伪,这主要是利用()

A.紫外线可以杀菌

B.紫外线的穿透力强

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紫外线可以传递光能

2.小明在动物世界节目中,知道大象可以发出次声波,通知远方的同伴,隔天他到动物园却听到大象响亮的叫声。关于大象发出的次声波与小明在动物园听见的大象叫声进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前者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前者的频率比后者低

D.前者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后者慢

3.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②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

③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

④为了免受环境噪声对学生的干扰,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可减弱噪声

⑤人们可用灵敏声学仪器接收超声波以确定台风的方位和强度

⑥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紧按在桌边的钢尺能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⑤ C.③⑥ D.③④

4.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实验次数

测量值

12.84cm

12.86cm

12.85cm

12.35cm

A.12.85cm B.12.9cm C.12.725cm D.12.73cm

5.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C.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

D.琴弦H比琴弦L每秒内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低

6.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平均速度是1m/s D.5s~7s内,小车平均速度是1m/s

7.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B.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8.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D.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二、多选题

9.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10.关于生活中的热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B.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室外,镜片上出现“白雾”

C.春天冰雪消融是液化现象

D.固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三、填空题

1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煮鸡蛋用水,炸油条用菜油,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不同。

(2)妈妈从商场买来的新鲜蔬菜用保鲜膜包裹,保鲜膜可以减少水分的_____。

12.如图所示,在用扳手拧紧螺母时,如乙图所示情况的效果比甲图的好,这是因为_____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大部分螺母在拧紧时要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拧下螺母时要按逆时针方向用力,这说明_____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3.小明身高1.6m,站在距离平面镜3m远处,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那么他的像高________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m,若小明远离平面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放在烧杯中的碘,一加热就出现紫色的蒸气,这是___________现象。停止加热后,在冷却的烧杯壁上出现亮晶晶的碘,这是___________现象。

15.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1s所处的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