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据结构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3-24约5.76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据结构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

A.问题的规模

B.待处理数据的初态

C.计算机的配置

D.A和B

答案:D

解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不仅与问题的规模有关,还和待处理数据的初始状态有关。例如,在排序算法中,对于不同初始顺序的数据,其时间复杂度可能不同。而计算机的配置影响的是算法的执行时间,并非时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是一个理论上的度量。

2.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A.必须是连续的

B.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C.一定是不连续的

D.连续或不连续都可以

答案:D

解析:链式存储结构是通过指针来连接各个节点,节点在内存中的存储位置是随机的,不要求地址连续。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只要通过指针能正确连接各个节点即可。

3.栈和队列的共同点是()。

A.都是先进先出

B.都是先进后出

C.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D.没有共同点

答案:C

解析:栈是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队列是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所以A和B选项错误。栈只允许在栈顶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队列只允许在队尾插入、队头删除元素,它们都只允许在端点处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所以C选项正确。

4.设有一个二维数组A[m][n],假设A[0][0]存放位置在644(10),A[2][2]存放位置在676(10),每个元素占一个空间,问A[3][3](10)存放在什么位置?()。脚注(10)表示用10进制表示。

A.688

B.678

C.692

D.696

答案:C

解析:设数组按行优先存储,对于二维数组A[m][n],若A[0][0]的存储地址为LOC(0,0),则A[i][j]的存储地址LOC(i,j)=LOC(0,0)+(in+j)d(d为每个元素所占空间)。已知A[0][0]存放位置在644,A[2][2]存放位置在676,可得676=644+(2n+2)1,解得n=15。那么A[3][3]的存储地址为644+(315+3)1=692。

5.对二叉树从1开始进行连续编号,要求每个节点的编号大于其左右孩子的编号,同一节点的左右孩子中,其左孩子的编号小于其右孩子的编号,则可采用()遍历实现编号。

A.先序

B.中序

C.后序

D.层次

答案:C

解析:后序遍历的顺序是左子树右子树根节点。按照后序遍历的顺序对节点进行编号,由于先遍历左右孩子,再遍历根节点,所以能保证每个节点的编号大于其左右孩子的编号,并且在同一节点的左右孩子中,左孩子先被访问,编号小于右孩子的编号。

6.有8个结点的无向图最多有()条边。

A.14

B.28

C.56

D.112

答案:B

解析:对于无向图,边数的计算公式为$n(n1)/2$(n为节点数)。当n=8时,边数为$8\times(81)/2=28$。

7.已知一个有序表为(13,18,24,35,47,50,62,83,90,115,134),当用二分法查找值为90的元素时,查找成功的比较次数为()。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二分查找的基本思想是每次将待查找区间缩小一半。第一次比较中间元素50,9050,在右半区间查找;第二次比较右半区间的中间元素90,找到目标元素,所以比较次数为3次。

8.堆是一种()排序。

A.插入

B.选择

C.交换

D.归并

答案:B

解析:堆排序是选择排序的一种。它通过构建最大堆或最小堆,每次从堆中选择最大或最小的元素,然后调整堆结构,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排序完成。

9.若一个有向图的邻接矩阵中,主对角线以下元素均为零,则该图的拓扑排序()。

A.一定存在

B.一定不存在

C.不一定存在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主对角线以下元素均为零的有向图是一个有向无环图(DAG)。有向无环图一定存在拓扑排序,因为拓扑排序的定义就是对有向无环图的顶点进行排序,使得对于每一条有向边(u,v),顶点u在排序中都出现在顶点v之前。

10.下列排序算法中,()排序在一趟结束后不一定能选出一个元素放在其最终位置上。

A.选择

B.冒泡

C.归并

D.堆

答案:C

解析:选择排序每一趟会选出最小(或最大)的元素放到其最终位置;冒泡排序每一趟会将一个最大(或最小)的元素“浮”到最终位置;堆排序每一趟会将堆顶元素(最大或最小)放到其最终位置。而归并排序是将多个有序子序列合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