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的型号为IS、BA型水泵的维护和检修。适用于输送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液体,其最高使用温度不得超过80℃。
1.2结构简述
单级离心泵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轴、托架和填料密封等部件组成。单吸泵的叶轮安装在轴端呈悬臂式,轴线端面进水,排出口与泵的轴线垂直。双吸泵的泵体为水平剖分式,叶轮采用双吸式叶轮,由两端轴承支承、吸入口与排出口均在泵体上,成水平方向与泵体垂直。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泵。
1.3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
泵型号
流量
m3/h
扬程
m
电机功率
kW
转速
r/min
IS100-80-160
100
32
15
2940
IS100-65-200
100
50
22
2940
IS150-125-315
200
32
30
2900
8sh-9
288
62.5
75
2900
6sh-6
162
78
55
2900
10sh-9A
668
30.5
55
1450
10sh-9
486
38.5
55
1450
6sh-6A
162
78
45
2900
6sh-9
170
46.7
37
2900
6sh-9A
170
47.6
40
2900
2完好标准
2.1零、部件
2. 1.1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
2.1.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4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5各部分安装配合符合规定。
2.1.6泵体及附属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2.1.7基础及底座完整、紧固。
2.2 运行性能
2.2.1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
2.2.3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4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技术资料
2.3.1有泵的总图或结构图、易损件图。
2.3.2有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2.3.3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3.4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
2.4 设备及环境
2.4.1设备清洁,外表无尘灰、油垢。
2.4.2基础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整齐、清洁。
2.4.3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等处结合面均无泄漏。
2.4.4轴封处泄漏
a.填料密封:介质为水时,初期每分钟不多余20滴,末期每分钟不多余40滴;其他液体,每分钟不多余15滴;
b.机械密封:初期应无泄露,末期每分钟不多于5滴。
3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严格按操作规程程序启动、运转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3.1.2每班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
3.1.3新换轴承后,运行100小时应清洗换油;以后每运行1000~1500小时换油一次,油脂每运行2000~2400小时换油。
3.1.4经常检查轴承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轴承的最高温度: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5℃,滑动轴承不得超过65℃。
3.1.5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设备运转有无异常声响或振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1.6经常保持泵及周围环境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密封符合要求。
3.1.7维修人员应定时上岗,检查设备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3.1.8在泵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泵停用时,排尽剩液,以防冻裂机壳及零件。
3.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故障
原因
处理方法
泵输不出液体
1.注入液体不够
重新注满液体
2.泵或吸入管内存气或漏气
排除空气及消除漏气处,重新灌泵
3.吸入高度超过泵的允许范围
降低吸入高度
4.管路阻力太大
清扫管路或修改
5.泵或管路内有杂物堵塞
检查清理
流量不足或扬程太低
1.吸入管路堵塞
检查清扫吸入管路
2.叶轮堵塞或严重磨损腐蚀
清扫叶轮或更换
3.叶轮密封环磨损严重,间隙过大
更换密封环
4.泵体或吸入管漏气
检查、消除漏气处
电流过大
1.填料压得太紧
拧紧填料压盖
2.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发生摩擦
检查原因,消除机械摩擦
轴承过热
1.轴承缺油或油不净
加油或换油并清洗轴承
2.轴承已损伤或损坏
更换轴承
3.电机轴与泵轴不在同一中心线上
校正两轴的同轴度
泵振动大、有杂音
1.电机轴与泵轴不在同一中心线上
校正两轴的同轴度
2.泵轴弯曲
校直泵轴
3.叶轮腐蚀、磨损、转子不平衡
更换叶轮
4.叶轮与泵体磨损
检查调整,消除摩擦
5.基础螺栓松动
紧固基础螺栓
6.泵发生气蚀
重新启动泵
密封处漏损过大
1.填料磨损
更换填料
2.轴或轴套磨损
修复或更换磨损件
3.泵轴弯曲
校直或更换泵轴
3.3紧急情况停车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紧急停车处理:
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