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pdf

发布:2025-03-24约2.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考生须知:

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名、准考证号等有关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我国的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行政权由国务院行使,司

法权由法院和检查院行使,所以我国也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政治原则。()

3、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4、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指的是有理想,有信念,有文化,有纪律的社

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5、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6、只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才是为人民服务。()

7、《环境保护法》仅仅适用于环境保护工作者。()

8、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9、集体主义重视和保证个人的一切利益。()

10、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的要求和广泛性的要求结

合起来。()

12、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13、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的形成。()

14、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

15、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和历史继承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国家民族得以延续的

“精神基因”。

A.大好河山

B.文化传统

C.骨肉同胞

D.道德渊源

2、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有权做什么,这是法律对公共生活的()。

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教育作用

3、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主要表现为对()满足程度。

A.自身要求和精神需要

B.自身物质和精神状态

C.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

D.自身要求和精神状态

4、()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意义

5、()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A.人生道路

B.人生观

C.行为选择

D.价值取向

6、()是我国社会主义国防观念的重要思想基础。

A.集体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奉献主义

7、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有一种深深扎根的观念,比如“礼仪之邦”、

“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等观念,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的开阳”“鉴

真东渡日本”“玄类印度取经”等真型事例都深深体现了这热观念,这些

观念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8、自我修养最重要的环节是()。

A.躬行实践,知行统一

B.坐而论道,闭门造车

C.控制情绪,悦纳自己

D.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A.精髓

B.灵魂

C.主题

D.基础

10、()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

进的人生追求。

A.“人生在世.吃喝玩乐”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D.追逐名利的人生观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A.爱岗敬业

B.奉献社会

C.爱护公物

D.诚实守信

2、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微有()需要的

反映。

A.根本性

B.全局性

C.统筹性

D.局部性

3、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因为中国

精神是()。

A.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B.实现个人价值的力量源泉

C.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D.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4、我国司法原则主要有()。

A.司法公正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D.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5、以下各项中,关于法律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是最高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

四、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计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