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特岗教师考试:中学教育学心理学专题.pdf

发布:2024-04-21约4.31万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学教育心理学资料

简答

1、布鲁纳的教学观(3.1)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构造

2、掌握学科基本构造的原则:

(1)动机原则。即学生有内在的学习愿望。

(2)构造原则。任何知识构造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展现。

(3)程序原则。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说一种问题或知识构造,以提高

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或。迁移。

(4)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2、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精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

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A案。相反,它会伴随人类的进步而不停地被“革

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的法则,在详细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知识便

用,一用便灵。而是需要针对详细问题情境进行再发明。

3、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也许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详细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

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a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

承认,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而这些理解

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3、先行组织者技术及其应用

1、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

奥苏伯尔认为,假如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而意

义学习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大脑中

本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假如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那么,

就提前输入一种知识。这个为了促A进意义学习而提前输入的知识,便

是“先行组织者”;这种教学措施就称先行组织者技术或方略。

2、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

在展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运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种引导性的知

识点,以同化后来学习的新的知▲识。

3、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规定。

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一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

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识。

4、学习动机的种类(4.1)1A、崇高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5、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依次从低向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

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

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当较低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不会成为主导的需

要。在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便

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6、成败归因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

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

控归因。

2、同步又把成败原因重要归为六个原因:能力高下、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

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3、归因分析的方略十分重要。假如学生把失败归由于无能这一不可控的稳定原因,

此后就会不再努力;假如归因为努力不够这一可控的和不稳定的原因,下

一次就也许加强努力。

7、学习迁移的种类(5.1)1A、正迁移与负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