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074-2020 大尾寒羊选育和饲养技术规范 .pdf
ICS65.020.30
B4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074—2020
代替DB37/T074—89
大尾寒羊选育和饲养技术规范
BreedingandfeedingtechnologyspecificationforLarge-tailedHanSheep
2020-09-30发布2020-10-30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074—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7/T074—89《大尾寒羊》。与DB37/T074—8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2.1产地与分布”;
——原版“2.1外貌特征”修改为“3.2体型外貌”;尾型“呈扇形”修改为“呈蒲扇型”;
——原版“2.2.1产肉性能”调整为“3.4产肉性能”,修正了周岁羊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指标;
——原版“2.2.2毛皮质量”更改为“3.6羔裘皮品质”,“象羔皮”更改为“羔皮和二毛皮”;
——原版“3分级标准”更改为“4等级评定”,评定时间由4次改为3次,删除了3月龄;
——增加了“5饲养管理”和“6生产记录管理”;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和资料性附录B。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民、纪志宾、王桂芝、晁天乐、王海丽、张福宏、王勇、侯磊、李强、战
汪涛、秦孜娟。
I
DB37/T074—2020
大尾寒羊选育和饲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尾寒羊的品种特性、等级评定、饲养管理和生产记录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大尾寒羊的品种鉴定、性能测定、选种选配、饲养管理和种羊出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236绵、山羊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3品种特性
3.1产地与分布
大尾寒羊属于肉裘兼用型地方绵羊品种。原产于鲁西北和冀东地区,主要分布于山东省临清市,周
边的冠县、高唐、茌平、夏津等地也有分布。
3.2体型外貌
被毛白色,少数头部及四肢下部允许有黑褐色斑块,见附录B。头略长,鼻梁隆起,额较宽,耳大
侧垂,公、母羊均无角。颈扁长,背腰平直,后躯发育良好,前躯发育稍窄。四肢较长,前肢端正,后
肢略呈X状,蹄质结实。脂尾长而肥大,呈蒲扇形,下垂至飞节以下,尾尖上卷紧贴尾沟中。
3.3体重体尺
成年公羊平均体重58kg,体高71cm,体长71cm,胸围86cm,尾长38cm,尾宽24cm;成年母羊平
均体重42kg,体高66cm,体长68cm,胸围81cm,尾长33cm,尾宽20cm。
3.4产肉性能
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周岁公羊平均宰前体重45kg,胴体重23kg,屠宰率52%,净肉率42%,眼肌面
积14cm2,尾脂重4kg;周岁母羊宰前体重41kg,胴体重21kg,屠宰率51%,净肉率42%,眼肌面积13cm,2
尾脂重4kg。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