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财经专业(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试卷)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一、单选(本题共15道,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财政处于再生产中的( )。 A.生产环节 B.分配环节 C.交换环节 D.消费环节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 A.剩余产品 B.商品价值 C.国民生产总值 D.社会总产值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 )。 A.维护政权的需要 B.人民生活的需要C.经济建设的需要 D.社会公共的需要4.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 A.财政部门 B.党政部门 C.国家或政府 D.各级人大5.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要建立“公共财政”,财政部首次提出建立“公共财政”的时间为( )。 A.1990 B.1995 C.1998D.20016.实现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为( )较为适宜。 A.20% B.30% C.15% D.40%7.收入分配的目标是( )。 A.平均分配 B.公平分配 C.共同致富 D.增加收入8.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主要模式是( )。 A.生产财政 B.消费财政 C.公共财政 D.赤字财政9.财政的最基本职能是( )。 A.分配职能 B.调控职能 C.监督职能 D.稳定经济职能10.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是( )。 A.债务收入 B.税收收入 C.发行货币 D.经济收入11.在我国财政收入形式中,居第一位的是( )。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经营收入 C.债券收入 D.其他收入12.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主总值的比重称为( )。 A.财政集中率 B.财政收入规模 C.财政收入状况 D.剩余产品率13.国家依据信用原则而取得的收入是( )。 A.国有资产经营收入 B.债务收入 C.其他收入 D.规费收入14.在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提供的财政收入排首位。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电子产业15.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关健所在是( )。 A.征收的主体是国家 B.税收具有无偿性C.税收具有强制性 D.税收同时具备三性二、多选(本题共10道,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我国财政分配的对象除主要是剩余产品外,还来自于( )。 A.对个人工资薪金和其他收入所课征的个人所得税及劳动者的公债B.对财产课征的各种财产税C.对公司.企业的净产值课征的增值税 D.对社会产品的总价值课征的消费税、营业税2.社会公共需要主要包括( )。 A.保证国家政权的需要B.保证国家职能的需要C.大型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 D.半社会公共需要3.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是指( )。 A.须由政府集中组织安排的公共需要B.无差别地由社会成员共同享用,不具有排他性C.为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保险基金.抚恤救济金 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是剩余劳动.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4.公共财政的含义主要包括( )。 A.财政收入来自公共B.财政支出用于公共C.政府职能转向公共 D.社会公众意识发生了变化 5.生产决定财政的具体表现为( )。 A.生产的成果决定财政分配的对象B.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着财政分配的水平C.生产的部门结构决定着财政收支的结构 D.生产的规模决定财政收入的大小6.财政是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存在的,其市场失灵的表现主要有( )。 A.公共产品B.外部效应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与失衡7.下列( )项目属于规费收入内容。 A.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收取的工本费B.民政部门替公民办理结婚登记收取的工本费C.公安部门办理户口迁移收取的户口证书费 D.税务部门征收的个人所得税8. 目前我国税收制度体系中,属于流转税的税种有( )。 A.增值税 B.营业税 C.关税 D.印花税9.为了把组织财政收入的工作做好,我们必须坚持( )原则。 A.发展经济,广开财源 B.区别对待,合理负担C.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利益 10.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税法,税法由若干要素组成,基本要素是( )。 A.税率 B.征税对象 C.纳税人 D.减免税三、判断(本题共15道,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财政就是政府财政或国家财政。( ) 2.财政是个分配范畴。( ) 3.财政分配是以企业上交的税金为前提的。( )4.财政分配的对象为全部的剩余产品。( )5.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政权的需要。( )6.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或模式。( )7.消费方式、水平、结构影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