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2T 2781-2015 内陆水域银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3-13约4.4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150B52

备案号:46315-2015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2781-2015

内陆水域银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EnhancementofIcefishinInlandWater

2015-06-15发布2015-08-15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2781-2015

I

前言

银鱼是江苏省内陆水域重要的水产经济品种之一,为规范我省银鱼增殖放流技术,提高增殖放流效果,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彤晴唐晟凯李大命刘小维。

DB32/T2781-2015

1

内陆水域银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内陆水域银鱼增殖放流水体的环境条件、受精卵和鱼苗放流(种质来源、质量要求、计数、运输、投放)、增殖管理、资源监测、捕捞以及增殖效益评价等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陆水域的大银鱼(Protosalaxhyalocranius),陈氏短吻银鱼(Salangichthystangkahkeii)的增殖放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和修订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5806青鱼、草鱼、鲢、鳙鱼卵受精率计算方法

SC/T1057银鱼移植、增殖技术规范大银鱼移植、增殖技术HJ493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494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HJ495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DB32/T2305内陆水域鱼类资源调查规范

3放流水体环境条件

3.1面积与水深

水体面积在100hm2以上。水深在1.5m以上。

3.2水质

符合GB11607的规定。水体的透明度40cm以上。

3.3底质

以硬土、砂砾底为宜,符合GB/T18407.4的规定。3.4饵料资源

水体春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不低于1.0mg/L。

3.5鱼类区系

组成简单,饵料竞争鱼以及肉食性鱼类少。

DB32/T2781-2015

2

4受精卵和鱼苗放流

4.1种质来源

受精卵和鱼苗来源于持有有效的“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单位。

4.2质量要求

4.2.1健康状况

提供资质机构出具的该批次产品检疫合格报告。

4.2.2受精率

受精率计算方法按GB/T15806执行,受精率≥90%。

4.2.3发育

以胚胎发育至原肠中后期及以后各期的受精卵或平游鱼苗为宜。

4.2.4外观

肉眼观察近似圆形,色泽晶莹透明,卵粒饱满,沉性,大银鱼卵略具粘性。在解剖镜下观察,受精卵卵膜光滑,上有呈放射状的卵膜丝布散.卵周隙清晰。平游鱼苗通体透明,有腰点,卵黄囊几乎耗尽,苗体呈流线型。受精卵或平游鱼苗无水霉感染。

4.3计数

4.3.1受精卵抽样计数

鱼卵抽样计数方法按照SC/T1057执行。4.3.2受精卵总量计算

受精卵总量计算方法按照SC/T1057执行。

4.3.3鱼苗抽样计数

鱼苗抽样计数方法按照SC/T1057执行。

4.3.4鱼苗总量计算

鱼苗总量计算方法按照SC/T1057执行。

4.4运输

4.4.1水质

运输用水需经120目筛绢过滤,水质符合GB11607标准。

4.4.2大银鱼的运输

运输水温2℃~8℃,用塑料袋装卵后放入保温装置。在制卵地就近放流时,装水量为容器的1/2~2/3,每升水放卵30万粒~50万粒或放平游鱼苗15万尾~25万尾,充氧量为容器的1/3~1/2,1h内放流完毕。长途运输时,装水量为容器的1/3~1/2,每升水放卵1万粒~5万粒或放平游鱼苗0.5万尾~2.5

DB32/T2781-2015

3

万尾,充氧量为容器的1/2~2/3,运输时间不超过30h。

4.4.3陈氏短吻银鱼的运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