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三章木材方案.ppt

发布:2017-05-08约3.98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木材基本知识 二 木材的综合利用 目录 第十三章 木材 第一节 木材基本知识 一、木材的分类 木材是由树木加工而成的。按树叶的不同,树木可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两大类。 1 针叶树 特点:树叶细长呈针状,多为常绿树。树干通直而高大,纹理顺直,材质均匀且较软,易于加工,又称“软木材”。针叶树强度较高,表观密度和胀缩变形较小,耐腐蚀性好。 常用树种:松树、杉树、柏树 2 阔叶树 特点:阔叶树树叶宽大叶脉呈网状,多为落叶树。树干通直部分一般较短,大部分树种表观密度大,材质较硬,难以加工,故又称“硬木材”。阔叶树木材胀缩和翘曲变形大,易开裂。 常用树种:榆木、榉木、水曲柳、柞木 二、木材的构造 1 宏观构造 组成部分:树皮、木质部和髓心 切面:横切面:垂直于树轴的切面; 径切面:通过树轴的纵切面; 弦切面:和树轴平行与年轮相切的纵切面。 树皮和髓心之间的部分是木质部,它是木材主要使用部分。 2 微观构造 定义:木材的微观构造,是指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木材组织。 组成:由无数管状细胞紧密结合而成的 定义:宏观构造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所能看到的木材组织。 针叶树和阔叶树的微观构造有较大差别,如下图所示。 针叶树的显微构造简单而规则,主要由管胞、髓线和树脂道组成,其髓线较细而不明显。 阔叶树的显微构造较复杂,主要由木纤维、导管和髓线组成,它的最大特点是髓线发达,粗大而明显。 针叶树 阔叶树 三、木材的基本性质 1 物理性质 密度:木材的密度基本相同,平均约为1.55 g/cm3 2 含水率 定义:指木材中所含水分的质量占木材干燥质量的百分数。 木材中的水分主要有三种:自由水、吸附水、结合水。 表观密度:木材的表观密度与木材的孔隙率、含水率等因素有关。一般表观密度在400 kg/m3~600 kg/m3之间。 平衡含水率:木材所含水分与周围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时的含水率,是木材干燥加工时的重要控制指标。木材的平衡含水率随所在地区不同以及温度和湿度环境变化而不同。 3 湿胀与干缩 木材具有显著的湿胀干缩性。木材的湿胀干缩变形随树种的不同而异,一般情况表观密度大的、夏材含量多的木材,胀缩变形较大。 由于木材构造的不均匀性,造成了各方向的胀缩值也不同。其中纵向收缩最小,径向较大,弦向最大(如右图所示),湿胀干缩变形会对其实际应用带来不利影响。 4 吸湿性 木材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木材的吸湿性对木材性能,特别是木材的湿胀干缩影响很大。因此,木材在使用时其含水率应接近或稍低于平衡含水率。 5 质 分类: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 影响因素:自身的树种构造、含水率、疵病、负荷时间、环境温度 第二节 木材的综合利用 一、木材的分类 分类名称 说明 主要用途 原条 指除去皮、根、树梢、枝丫,但尚未加工成材的木料 建筑工程的脚手架、建筑用材、家具等 原木 指除去皮、根、树梢、枝丫,并已加工成规定直径和长度的圆木段 直接使用的原木:用于建筑工程、桩木、电杆、坑木等; 加工原木:用于胶合板、造船、车辆、机械模型及一般加工用材等 材 指经过锯切加工的木料。宽度为厚度三倍或三倍以上的,称为板材;不足三倍的称为方材 建筑工程、桥梁、家具、造船、车辆、包装箱板等 枕木 指按枕木断面和长度加工而成的成材 铁道工程 木材按照加工程度和用途不同分为:原条、原木、锯材和枕木四类,如下表所示。 二、人造板材 1 胶合板 胶合板是用原木旋切成薄片,再按照相邻各层木纤维互相垂直重叠,并且成奇数层经胶黏热压而成。 常用种类:三合板、五合板 分类: (1) I类——耐气候、耐沸水胶合板(NQF) (2) Ⅱ类——耐冷胶合板(NS) (3) Ⅲ类——耐湿胶合板(NC) (4) Ⅳ类——不耐潮胶合板(BNC) 规格尺寸:厚度为2.7 mm、3 mm、3.5 mm、4 mm、5 mm、5.5 mm、6 mm,自6 mm起按1 mm递增;幅宽有915、1 220 mm两种;长度有915~2 440 mm多种规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