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中医内科技术操作规范(共66页) .pdf

发布:2025-01-24约5.56万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最新中医内科技术操作规范(共66页)--第1页

精品资料

中医内科技术(jìshù)

操作规范

最新中医内科技术操作规范(共66页)--第1页

最新中医内科技术操作规范(共66页)--第2页

精品资料

中医(zhōngyī)内科技术(jìshù)操作规范

一、咳嗽(késòu)

咳嗽是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

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咯

痰为主要表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

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fēnkāi),故以咳嗽

并称,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辩证(biànzhèng)分型治疗】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

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

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自,脉浮或浮

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组成: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杏

仁、生甘草、生姜。止嗽散(《医学心悟》)

紫菀、百部、白前、桔梗、荆芥、陈皮、

甘草。

(2)风热犯肺

最新中医内科技术操作规范(共66页)--第2页

最新中医内科技术操作规范(共66页)--第3页

精品资料

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咽喉燥痛,咯

痰不爽,痰稠或黄,咳时汗出、口渴,头

痛,恶风。舌苔(shétāi)薄黄,脉浮数或

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qīnɡrè),宣肺化痰。

代表(dàibiǎo)方:桑菊饮(《伤寒论》)加减。

组成(zǔchénɡ):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

仁、桔梗、甘草、苇根。

(3)风燥伤肺

主症:干咳、呛咳(qiànɡké)、喉痒、咽干痛。无

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口

干,头痛,身热。舌苔薄自或薄黄,质红

少津。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代表方:桑杏汤(《温病条辨》)加减。

组成:桑叶、杏仁、豆豉、南沙参、大贝母、梨

皮、栀子。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主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痰出咳

减,痰粘稠,食后或进肥甘厚味加重。胸

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濡滑。

最新中医内科技术操作规范(共66页)--第3页

最新中医内科技术操作规范(共66页)--第4页

精品资料

治法:健脾燥湿(zàoshī),化痰止咳。

代表(dàibiǎo)方:二陈汤合三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