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方案介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排查、管理方案 中卫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9月3日 内 容 背景 监测框架 方案简介 其它注意要点 监测情况简介 近二十年来新发现病原体 近二十年来新发现病原体 年份 病 原 疾 病 1992 霍乱弧菌O139:H7 新类型霍乱 1992 巴尔通体 猫抓病 细菌性血管瘤 1993 Sin nombre病毒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1993 庚型肝炎病毒 非A-C肝炎 1996 阮粒(阮毒体) 新型变异克鲁兹非德得-雅柯病 1997 A型流感病毒(H5N1) 流感 1999 西尼罗河样病毒 脑炎 2003 SARS病毒 SARS. 2009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型H1N1流感 2010 新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012 MERS-Co.V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2013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人感染H7N9禽流感 新发、再次出现的疾病(WHO) 平均每年出现一种新的人类疾病,其中75%源于动物; 如果病毒贮主仍然存在,疾病在得到控制后仍会卷土重来; SARS仍存在于野生动物,需要做更进一步的动物研究来加强预防SARS再次出现的防御机制。 人禽流感病毒不断变异,H5N1仍是最大的威胁–不稳定、多变、难以预测的病毒。 MERS严重性不亚于SARS,甚至更强。 人感染H7N9禽流感,仍在继续。 监测框架 《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2007年7月发布。2004年7月下发的《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同时废止。 总体思路 鼓励报告 医院专家组会诊后即可网络直报。 分级分类处理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关键在于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等同于疑似SARS或人禽流感病例。重点关注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将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方案和现行的人禽流感和SARS相关预案和文件内容有机整合,以利于基层实施。 监测目的 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疫情处置的规范管理; 此方案不仅指导监测,也指导排查与疫情处置。 及时发现SARS、人禽流感病例、MERS、人感染H7N9禽流感; 早期发现病例 及时发现其它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呼吸道传染病。 监测单位及监测时限 监测、排查、管理单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疾控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旧方案为县及县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监测时限 全年监测 监测病例定义(1)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定义 同时具备以下4条,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 发热(腋下体温≥38℃);(症状) 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X光)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血象) 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 (治疗) 监测病例定义(2) 聚集性病例定义 两周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2例或2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病例发病前曾经共同居住、生活、工作、暴露于同一环境; 有过密切接触; 疾病控制专业人员认为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其它情况 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具体判断,需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诊过程中详细询问病例的流行病学史,或由疾病控制专业人员经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后予以判断。 病例的发现与报告(1) 医院专家组会诊后,不能明确诊断,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时限要求:单个:12小时;聚集性:立即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 立即向县疾控中心报告,24小时寄出传报卡 不需要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由县级CDC及时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情况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病例的发现与报告(2) 不具备相应诊治条件的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 应立即将其转至县级及以上医院进行诊治 由接收病例的医院进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网络直报 各级疾控机构 在日常疫情监测中,要每日主动监视和分析网上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数据,分析是否有同一时间、空间或特定职业的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发生。 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1) 单个病例 每例病例均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县级CDC于24小时内对病例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