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重患者应急预案.docx

发布:2025-03-16约3.5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总则

1.目的

为有效应对危重患者的紧急情况,提高医院对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科室在诊疗过程中遇到的危重患者的应急处理。

3.应急原则

遵循以人为本、快速反应、科学救治、统一指挥的原则,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对危重患者实施有效的救治措施。

二、组织与职责

1.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应急指挥中心。

-职责:全面负责医院危重患者应急救治工作的指挥、协调和决策;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调配医院各类资源,确保应急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2.各成员职责

-院长:负责全面指挥医院危重患者应急救治工作,协调外部救援力量,保障应急救治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分管副院长:协助院长开展工作,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指导和监督各科室应急救治工作的实施,及时向院长汇报应急救治进展情况。

-职能科室负责人

-医务科:负责协调各科室之间的会诊、转诊等工作,组织专家对危重患者进行评估和救治指导;收集、整理和报告应急救治相关信息。

-护理部:负责调配护理人员,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应急救治工作,指导和监督护理工作的实施,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

-急诊科:承担医院急危重症患者的首诊和抢救工作,负责与各科室之间的协调沟通,及时将危重患者转运至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药剂科:负责保障应急救治所需药品的供应,确保药品质量和及时调配。

-设备科:负责保障应急救治所需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调配和维修设备。

-后勤保障科:负责提供应急救治所需的物资、生活保障等支持,确保医院水、电、气等供应正常。

-临床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危重患者的现场救治工作,组织本科室医护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抢救,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患者病情变化和救治进展情况。

三、监测与预警

1.监测

-各科室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危重患者,并做好记录。

-建立医院危重患者信息监测系统,对全院危重患者的数量、病情、救治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分析。

2.预警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变化趋势,医护人员可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机制。

-预警级别分为一级预警(特级危重)、二级预警(一级危重)、三级预警(二级危重)和四级预警(三级危重)。不同级别的预警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和报告流程。

四、应急响应

1.报告程序

-发现危重患者后,责任护士应立即报告本科室医生和护士长。

-科室医生在初步评估患者病情后,认为病情危急需要紧急救治的,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并同时启动本科室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应急指挥中心相关人员,同时协调相关科室做好应急准备。

-应急指挥中心根据患者病情和救治需要,决定是否启动全院应急预案。如启动全院应急预案,应立即通知各成员赶赴现场,组织开展应急救治工作。

2.现场救治

-科室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到患者床旁,按照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迅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急救处理。

-急救处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进行心肺复苏、控制出血、纠正休克等。

-医生在进行急救处理的同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尽快明确诊断,并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准确执行医嘱,做好各项护理记录,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3.会诊与转诊

-对于病情复杂或本科室救治能力有限的危重患者,科室应及时申请院内会诊。医务科接到会诊申请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诊。

-专家会诊后,应根据患者病情提出会诊意见和治疗建议,指导科室进一步救治工作。

-如需将患者转诊至其他科室进行治疗,科室应在做好患者病情评估和急救处理的前提下,与接收科室进行沟通协调,确保转诊过程安全、顺利。

4.多学科协作

-对于涉及多个学科的危重患者,应急指挥中心应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进行多学科协作救治。

-多学科协作救治团队应包括急诊科医生、重症医学科医生、相关专科医生、护士等,共同制定救治方案,明确各学科职责,密切配合,提高救治成功率。

5.信息报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