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2015指南解读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在提示诊断、预后评估及除外其他心血管疾患方面有重要价值。超声心动图可提供急性PE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为发现肺动脉近端或右心腔血栓,如同时患者临床表现疑似PE,可明确诊断,但阳性率低。间接征象多是右心超负荷的表现,如右心室壁局部运动幅度下降,右心室和(或)右心房扩大,三尖瓣反流速度增快以及室间隔左移运动异常,肺动脉干增宽等。 下肢深静脉检查:90%PE患者栓子来源于下肢DVT,70%PE患者合并DVT。对怀疑PE患者应检测有无下肢DVT形成。除常规下肢静脉超声外,对可疑患者推荐行探头压迫静脉观察等技术诊断DVT,CUS诊断近端血栓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5%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策略 治疗方案 诊断策略 参照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4年急性PE诊疗指南,推荐对怀疑急性PE的患者采取“三步走”策略 首先进行临床可能性评估 再进行初始危险分层 然后逐级选择检查手段 ---明确诊断及治疗 诊断策略 临床可能性评估标准 Wells 原始版 简化版 既往PE或DVT病史 1.5 1 心率≥100bpm 1.5 1 过去4周内有手术或制动史 1.5 1 咯血 1 1 肿瘤活动期 1 1 DVT临床表现 3 1 其他鉴别诊断的可能性低于PE 3 1 临床概率 三分类法(简化版不推荐三分类法) 低 0-1 ? 中 2-6 ? 高 ≥7 ? 两分类法 PE可能性小 0-4 0-1 PE可能 ≥5 ≥2 Wells评分 诊断策略 Geneva 原始版 简化版 既往PE或DVT病史 3 1 心率 75-94bpm ≥95bpm ? 3 5 ? 1 2 过去1个月内手术史或骨折史 2 1 咯血 2 1 肿瘤活动期 2 1 单侧下肢痛 3 1 下肢深静脉触痛和单侧肿胀 4 1 年龄65岁 1 1 临床概率 三分类法 低 0-3 0-1 中 4-10 2-4 高 ≥11 ≥5 两分类法 PE可能性小 0-5 0-2 PE可能 ≥6 ≥3 临床可能性评估标准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诊断与治疗相城人民医院韩雪英 推荐类别 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那些有用/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可以考虑应用。 Ⅲ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证据水平的分级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研究。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策略 治疗方案 基本概念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指来源于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枝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动脉血栓形成(pulmonary thrombosis)指肺动脉病变基础上(如肺血管炎、白塞氏病等)原位血栓形成,多见于肺小动脉,并非外周静脉血栓脱落所致,临床不易与肺栓塞相鉴别。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策略 治疗方案 流行病学情况 急性PE是VT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多数情况下PE继发于DVT。 PE可以没有症状,有时偶然发现才得以确诊,甚至某些PE患者的首发表现就是猝死,因而很难获得准确的PE流行病学资料。 根据流行病学模型估计,2004年总人口为4.544亿的欧盟6国,与PE有关的死亡超过317,000例。其中,突发致命性PE占34%,其中死前未能确诊的占59%,仅有7%的早期死亡病例在死亡前得以确诊。 我国肺栓塞防治项目对1997年~2008年全国60多家三甲医院的PE患者进行了登记注册研究,在16,792,182例住院患者中共有18,206例确诊为PE,发生率为0.1%。 流行病学情况 临床误诊与漏诊情况 漏诊率67% 假阳性率63% 正确诊断率9% 阜外医院资料,院外肺栓塞的误诊率为79% 国内另一组82例肺栓塞误诊63例(76.8%) 国外报道本病生
显示全部